国庆节去参加朋友婚礼,很浪漫,很甜蜜,感动的一比。
朋友是我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家乡是小地方,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街坊邻居很熟,人心少有隔阂,可以说从会走路说话,我和她就在一起爬树过家家了。
她就是我的“青梅竹马”,虽然差的还有性别。
好友婚礼自然是难忘的,但我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件事。一件很难被当作问题的问题——距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点思考。
朋友嫁到了南京,家乡到南京的距离,差不多就是北京到南京的距离,因为没有通高铁,所以看起来更加遥远。
我从北京直接高铁到南京,四个半小时,朋友的父母家人从家乡自驾到南京,十三个小时。我觉得南京好风情,朋友父母觉得南京好遥远。
从婚礼前两天,试婚纱,试礼服,添置东西,我全程陪伴,而朋友的家人,因为劳累,一直在酒店休息,尽管是自己家的女儿出嫁。
但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婚礼结束后。
婚礼结束第二天,朋友父母还是自驾十三个小时返程。
当时我高铁已经提前到达北京,晚上接到了我妈的电话。
能猜到的,在家乡这个没有什么秘密的小县城,我妈肯定会聊到朋友婚礼的事,我也如实地说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感觉并没有什么对不对,但是把这些串联起来,再加上家乡小县城的背景,就能推测到问题。
那天,跟我妈通电话,聊完婚礼,果不其然聊到了我。老太太肯定是又听到什么了,又有感触了,所以一定要跟我说的。
我妈不直接,但又不委婉地说:“娟她爸妈晚上十点才到家,太远了,嫁得太远了,以后你也要嫁这么远吗?我和你爸见你一次,得多难啊。”
发现问题了吗?
我妈是知道我有男朋友的,也知道男朋友家距离我家确实蛮远。虽然在交通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距离早就不是问题,但是在老一辈的眼中,距离超过1千公里,那就是遥不可及,就是相见两难,就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其实,早在知道男朋友家在东北时,我知道爸妈心里已经有了这个想法,或者说是担忧。他们羡慕邻居家姑娘隔三差五常回家看看,羡慕别家老人年纪大了儿孙绕膝,更重要地是担忧,担忧我离家太远,受了欺负没个倚仗。
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也知道他们的担忧,我何尝不是一样?
工作之后,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能陪伴他们的每一秒都格外珍惜。每当他们生病好了,才告诉我之前生病的消息,故意摆出一脸轻松的样子,还说我别太大惊小怪时,我心里是说不出的难受。
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若不远游,未来怎能给他们一个安心的晚年?
之前是年纪还小,这种担忧尚未完全呈现,谈恋爱也还好,反正也不一定要远嫁,但这次朋友结婚,她父母回去的一番话估计是真的刺激到了爸妈,让他们内心的忧虑加速“提上日程”。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为什么我们总与父母的想法格格不入?”题主的故事很扎心,答主的故事很暖心。说到底,还是那个已纠结千年的问题:父母之爱子,是否当为之计深远?
从小到大,我应该算是个听话的孩子,不生事,不出事,很少会让父母操心,更别提担心。让父母安心,算是最大的孝顺吧。
但是到现在,我越来越发现,我开始让他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即使我依然不生事,不出事,他们内心深埋的不安全感非但不会彻底打消,反而愈加深刻,并且我无法控制,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就像是患了抑郁症的人无法控制自己不抑郁一样。
子女之爱父母,当为之谋深远,求安心。可无论打多少通电话,多频繁地视频,买多少礼物,我好像很难做到让他们真正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