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关于减肥的科普视频,很有意思,把它改成文字形式以后可以翻阅。(来自抖音——吟游诗人基德)。
目前的减肥手术有四种:
第一、袖状胃切除手术
就是沿着胃大弯切除胃的一大部分,切除全部的胃底,使得残留的胃就像香蕉,容积在60-80mL左右,减少了胃容量,起到减肥的效果,胃旁路手术是在胃的上部见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的摄入量。
第二、胃绕道手术
通过远端空肠和小胃囊吻合,使得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从而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起到减重的疗效。
第三、胃束带手术
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在胃上束缚一个可调节的硅胶制束缚带,来控制胃的容量,起到减肥的疗效。
第四、胃内水球疗法
胃内水球,将规制的水球利用胃镜,放在胃中,再将生理盐水注入到水球里,填满胃部诱发饱足感来控制食欲。
那我们普通人其实没有必要做减肥手术来减肥,我们只需要知道减肥手术的逻辑,也可以复刻它的效果。
1999年的时候有个日本科学家发现:当我们血糖低的时候,胃的底部会分泌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让人产生饥饿感,所以称为饥饿素。我们上面提到的第一种袖状胃切除手术,切掉胃底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饥饿素的分泌。平常多喝水,也可以复刻胃内水球疗法的效果,也可以多吃点热量低,饱腹感强的东西,比如黄瓜番茄,再把主食米饭改成粗粮杂粮,或者是一些高纤维低热量的代餐。这些东西消化慢,都可以减少胃分泌饥饿素的速度。
那又要问到了,不是还有什么抽脂手术吗?这个博主也提到了:人体的脂肪细胞在成年以后维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也就是说长胖以后脂肪细胞还是会增多的,并不是抽完脂以后就能一直瘦。而且就算脂肪细胞的数量变少了,单个细胞的体积还会膨胀!
它里面有个脂肪球,可以变得非常大!
抽脂手术是一个局部手术,只能抽哪个地方瘦哪个地方,而且非常容易反弹,一两年后会重新长回来,而且风险还很高,前两年有一个叫小冉的网红就因为做抽脂手术导致全身细菌感染去世了。咱们普通人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那又要提问了,市面上不是一直在卖减肥药吗?这不做手术总算安全了吧?
真正有用的常见减肥药有两种:
一种是违禁减肥药西布曲明,这种药通过中枢神经抑制你的食欲。虽然确实有用,但是副作用非常大!它会给你的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所以2010年就被国家给禁了,现在只有微商会为了赚钱把它包装出来以后骗人。
第二种是奥利司他,这种药吃了以后会放屁或拉屎会喷油(在网上火过一段时间,是网红药)。奥利司他的原理就是不让你的胃肠道吸收脂肪,也是中国唯一被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非处方类减肥药,所以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证,但是它的缺点是减肥效果不太好。
调控人体胖瘦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饥饿素、胰岛素,还有瘦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肠道的菌群等等,后面有兴趣的话我再找找科普文字看看。
由于调控机制太复杂,有人就想,过去我们总想着调控单一激素减肥,那岂不是治标不治本吗,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假设:人体体重计。
我们假设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体重计,通过下肢受力来评估体重,而体内的激素会一起产生作用,帮助我们调节平衡。这个假设首先在小白鼠实验中得到证实,然后又在几十个100多公斤的肥胖志愿者身上也得到了证实:给这些志愿者穿上20斤的负重背心,每天穿8个小时,不用改变饮食习惯,大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也不运动,但是建议每天多站一会,三个星期下来,这些人平均瘦了3斤多。这也许就意味着他们的人体体重计察觉到了体重的增加,在帮他们动态调节激素水平来调整体重。
按照这套理论,我们人体通过下肢受力来评估体重,那在现代社会生活大家直立的时间是越来越少的,未成年的人类一直坐在教室里面,成年的人一直坐在办公室里面。
久坐导致双腿感受不到压力,身体就会认为你还很瘦,于是调整各种激素,让你越来越饿,能量还不会被轻易的消耗,于是你变得越来越重。
总之,减肥一定要健康减肥,一定要对自己身体好,不要选择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减肥,不然会辜负那些爱你的人。
博主最后一段话写的很好:
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本质是烧水,那第一把火燃烧的就是脂肪,脂肪的储能机制支持我们人类越过丛林荒野的寒苦岁月,在进化之路上,胖从来都是生产的最优解。在工业革命之后,这个最优解开始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导致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但也不必恐慌,我们要知道当我们开始发胖的时候其实是身体在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这其实是好事,我们要听从身体的建议,好好吃饭不喝酒,好好睡觉不熬夜,好好管理我们的情绪,多多站立多多运动,让体重回归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你的身材不需要被别人评价绑架,没有人有权力规定什么样的身材才是好的,只有你自己,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来决定身上每一个脂肪细胞的去留,因为它们都是只属于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