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读到荆轲刺秦一段,同样的一个故事、一段文字,没想到自己30多岁的年纪依然因其而心中凝重和静默。
作为国民教育体制内成长起来的人,自己不知都少次读过这个故事,小时候课本里有、课外教育读本里也有,父母讲过,自己看过。也许是身为燕赵大地人氏的缘故吧,小时候学历史一直有个矛盾心理,自己会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为骄傲并由衷敬佩以致兴奋,又会因为对荆轲这位“慷慨悲歌”的老乡的天然亲近而希望他不死、刺秦成功。当时读来每次如此。后来,到了大学,在那热血喷张的年纪看了张大导演的《英雄》,又隐约觉得荆轲有些狭隘,不理解“天下”二字的伟大意义和对中华民族背景下的苍生责任,骨子里希望他成就,也希望他完美。
就历史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来说,勇武不分伯仲、豪迈各有千秋、悲壮皆可使山河失色,都因为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从容赴死。荆轲,论苦心孤诣、舍身功成不如专诸,论人格完美不如聂政,论苦情孤志不如豫让,但何以成就荆轲在后世中不可比拟的刺客威名呢?以现代的功利卑鄙想想,是因为始皇威名的提携和“局中人”的情感衬托:
荆轲有名第一原因,因为他要行刺的是秦始皇,而历史的幽默在于正因为他没行刺成功,让始皇在位期间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才成就中华千古第一皇帝空前绝后的威名 ,而最后又是始皇的威名成就了荆轲的威名!
荆轲有名的第二原因,刺秦相关人员的衬托。秦王嬴政、燕太子丹从小一起流离赵国做人质,少年相识相交,长大后各为己政、“相逢一笑泯恩情” ,而同时荆轲与高渐离萍水相逢,即可于市击筑高歌、生死相知;燕太子丹邀田光商讨刺秦之事,田光推荐荆轲并去邀请,临行前太子丹一句“莫对人言”,通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方式伤了田光忠义之士的心而导致田光自刎,同时荆轲亲见田光因太子丹言语而死,却依然因为田光的言语之托,而慨然刺秦赴死。这一系列事情无不衬托了荆轲在勇武、慷慨悲歌之外的人性和情感光芒。
“士为知己者死”在如今一个自己都不知己的年代是多么奢侈的情感啊!在此想起了一个英语单词:CONFIDANT ,知己之意,用于形容男人间!
合卷而思,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荆轲当年刺秦成功又会是如何?!
不妨我们先看一下这件事情的年表:
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俘获韩王安,韩亡;
公元前228年,秦国攻入邯郸,灭赵;
公元前227年 ,秦王嬴政20年,荆轲刺秦, 秦始皇嬴政32岁;
公元前226年, 秦国攻克燕国都城蓟;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水灌魏国都城大梁,魏亡;
公元前223年 ,秦军入楚都寿春,楚亡;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齐,俘获齐王建,齐亡,秦始皇嬴政38岁;
经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在秦灭韩之前 经过多年诸国混战,秦国已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其他各国土地就单个国家而言已不及秦国一郡,各国人才精英汇聚咸阳,文官以青年李斯为首、武将以尉缭(著有兵书《尉缭子》)为首,秦国设立间谍网络、以重金已买通各国权贵;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从刺秦到秦统一六国只有6年时间,六年时间已无法改变力量对比,所以不管当时荆轲刺秦是否成功,燕国等国的灭亡都无法阻止,只会是延期而已,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历史是靠合力推动的。
同时再看另一个人物的资料:扶苏(前241—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扶苏资料来自百度文库)
对比上述系列年限,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 这一年,扶苏已经15岁,按当时的婚育年龄,扶苏不仅已经成人,没准早已经把秦始皇的长孙都努力出来了。
据此,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荆轲刺秦成功,秦王嬴政去世,扶苏必然即位,先不考虑其本人贤能程度,就是当时秦国的豪华人才配置本身也可以将秦国的王业执行并推进下去。这样既不会有赵高的登台,也不会有李斯的变节,当然秦始皇嬴政也就没现在那么伟大了。
按此推理,之后在扶苏即位、统一六国后,按照扶苏的治国思想和能力, 秦国必然不会仅存二世,也就不会有楚汉之争、不会有霸王别姬、不会有汉武大帝,…,不会有三分魏蜀吴,不会桃园三结义,…,我们如今的国家也不会有汉族这个称号,……,一切的之后,一切之后的一切,都不会是现在历史书中这个样子,荆轲也不会这么有名,也不会有今天这篇日志。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荆轲,就是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