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大段,然后删掉了,觉得不如看原课文,更加详细//www.greatytc.com/p/d03448dc31b0。不过还是献丑,说说自我感受。
一、买点选择
第一类买点:
1、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
2、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
3、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
一定要记住,操作一定要按标准来,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
这种操作,就是常说的第一类买点。
实际操作中,可以用此标准粗选周K线图上的第一类买点的股票,日线上找精确的买点,更加精确,甚至可以到30分K线图上去找。
而一般用缠论的,喜欢第二类买点。因为第一类买点和水平有关,而且是市场非常弱,弱极必反的弱,最弱的时候,一般人心理根本扛不住,这时候不敢买入。
第二类买点:第二类买点有一个好处,就是第一类买点出现后,有一个依据:第一类买点,也是常说的前低。不破前低,后市有戏。
第三类买点:股票上破中枢次级别回抽不进中枢。一般股票比较强的时候出现。
综上,大致有这么一个概率。市场极度弱势的时候,第一类买点的股票最多,也是信心最弱的时候,这时候敢买股票的人少之又少,常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就是这个时候。
第二类买点,市场开始复苏,我们有了第一类买点作为锚点,可以进行加仓的动作。
第三类买点,市场是比较强势的,各种新高开始出现,属于中继型上涨。
基于三个买点,有三种卖出方式。第一类买点,买入后出现新低,或者盘整的;第二类买点:买入后跌破第一类买点的;第三类买点,买入后回到中枢的。
以上,就是缠论中三个买点的全部内容。
2、股票池
股票池,是比较专业的说法,在我看来,池子是池子,装进水缸的才是准备操作的。因此,股票池在我看来,是根据某种方法选出一堆股票,然后再在这一堆股票中细化选出自选股甚至持仓股。方法可以根据各种方式:利润暴增、牛散买入、基金持仓、北上资金等等,甚至国家政策都可以。不过对于一个30多年的A股市场来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成分股:上证50、深圳100,创业50.
如果你勤劳,那么可以上证100,深圳300,创业100。这些成分股,是那些学术界大牛,证券界大佬选出来的,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用费劲心思去考虑。
池子有了,方法,自然是三类买点。根据三类买点,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市场强弱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买点介入。但是对于买入的股票,一定要标记好是什么买点买入的。别第二类买点买入,第三类买点卖出。当然,最好还是一以贯之,三类买点,分成不同时期更好一些。
3、闲杂篇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就可以选出股票了。池子的选择方法,可以白嫖各大证券分析的研报,可以根据自己熟知的行业,也可以是别人推荐(不推荐),新闻媒体,自己对市场未来的判断(小白慎用)。
当然,池子搞好了,不是说就这么放在养鱼了。自然,这池子里,那只股票是做什么行业的,主要盈利是那些方面,近期有什么改善,基本的信息还是要知道的。知道这些后,以后和别人吹牛,你就有了谈资,也有了劝说自己的理由。不然,我给你说我根据第一类买点买入这只股票,你嘴上不说,内心肯定非常惶恐。如果给你说着公司主要营收在哪里,现在市场怎么样,未来发展怎么样。你是不是就有点底了。
此外,炒股是一门职业。多方面了解是有好处的。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操作有信心,那什么面都可以不看。我有一句老话:随便选三只成分股,涨50%再卖,根本不用关心什么止损。
最后提一句:如果控制不住买买买的手,慎用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