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师的这节课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我认为江老师执教的《我们吃什么》这一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真实,和谐丰富
本课教学目标是:知道食物含有六种主要营养成分;能按照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多样化的必要性,不能偏食。在目标的落实上,展示出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又照顾到了前后的知识联接,既加深了教学重难点,又照顾到的前后知识的体系。
在活动的设计安排上,突出了有效探究的特点:
以学生熟悉的达明美食街为切入点,熟练地引出课题——我们吃什么以及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有哪些,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为继续研究到食物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用演示实验为学生展示碘酒检测淀粉,并通过小组动手实验亲身体验淀粉对碘酒带来的变化,完成教学目标,实验动手性强,体验性强在动手实验之后,引入思维导图,将学生碎片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状,巩固复习,牢记所学知识。
最后通过平板投票,统计出班级学生最爱吃的食物,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为下节课正确搭配饮食做好铺垫。
从整节课的安排上,体现上陈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实验设计的反复斟酌,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本节课的实施进行了合理而有效的构建。
二、技术运用,科学高效
新技术的运用是现行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具有直观生动,视觉冲击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的注意,将课时内容的重点难点以更加清晰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重点难点的突破。而电子书包的运用则加强了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可视化做题时的思维分析,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搭设的学习平台。陈老师的这节课以其精练的语言,有序的组织,富有节奏的课堂进程,很好地实施了情境的创设、探究的展开、知识的落实拓展等环节,时间安排得当,师生关系和 谐。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这节课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在推送信息的时候,只有两条可阅读信息,准备材料过于单调,准备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可升级的空间。如果为学生准备丰富却不直接的材料,促进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这节科学课上魏老师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的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