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想提笔写写高峰老师,可是很多话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表达,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描写和叙述。如今的德云社上上下下演员带学员四百多人里,我最欣赏的还是高峰老师和陶阳。
在德云社听高老师听过很多次,第一次听的是高栾的《学外语》,嗯,说得真的很不错。第二次听的是高栾的《八扇屏》,哎呀,说得太好了!第三次听的是高栾的《倒扎门》,妈呀,这说得怎么能这么好,能不能再来一段!
喜欢高峰老师首先是因为相声说得好,或者说风格比较合我胃口。高老师的风格不是一味的火爆,从头笑到尾,但结束以后完全想不起有什么包袱。也不是一直闷闷的,说到最后有一个大包袱。高老师的相声更倾向于细水长流,笑声中经常穿插着曲艺知识的普及,很多包袱百听不厌甚至很多时日以后回想起来还会令人发笑。
这跟高峰热爱相声是分不开的,听郭德纲老师说过,别人背贯儿都是一遍一遍地背,高峰背贯儿前先抓一把绿豆,背完一次就把一颗绿豆从左兜放到右兜。一把绿豆都挪完了才算背一遍。
德云社分为九个队,在各个小剧场轮换演出。高老板所在的德云一队,经常会举办各种系列的专场演出,比如捧逗互换,群口专场,特别奉献专场,这样的演出时常有。包括以前开场的快板、山东快书之类的表演,这样的演出也只在一队有,对于德云社其他队来讲是很罕见的。
之前一队在黑龙江德云社还搞了一个“今夜返不停”的专场,意思是只要观众鼓掌要求,演员就会不停返场。高老板还在演出前特意发了微博:“老先生有云,相声里小段是金子,今天特意在我会的小段中精选了94段等着大家,我希望都把它说喽!”
高老板的相声池也是非常宽广,有一次听他介绍过,说自己三个月没有翻过头。
2017年一整年高老板足足使了87块活,和谢金李鹤东并列排在第一,遥遥领先其他人。德云一队全年平均使了64块活,这个数据也是领先其他演出队的。
这是一个能力问题,也是个态度问题。而且高老板的垫话和返场小段都是经常换的,这个也很值得点赞。
舞台上的高峰兢兢业业,走下舞台的高老板也一直沉浸在曲艺中,高老板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热爱相声,踏实说相声,而且说的很不错的演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沉浸曲艺中。正如老郭评价的那样:这是看家的角。
看看他的个人微博,多数都是和曲艺有关的,其实有时候想想这个人也许私下里是挺无趣的一个人,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高老板的魅力之处吗?在物欲横流,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哪里还有人愿意沉下心一字一句地读书,一笔一划地写字,高峰就愿意啊!闲暇的时候听听相声,练练快板,看看老电视剧,整理整理资料,甚至把曲艺书籍带进了迪士尼。
生于八十年代的小青年,却没有年轻人的浮躁与世俗。在各路小鲜肉占据头条,小仙女掌控流量的当今,我觉得只有经得起时间打磨的人才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是不会被时代淘汰的人。
除了业务能力以外,高峰的为人很本分,以老郭对高峰的力捧程度来讲,德云社大型演出开场,高栾总是倒数第二对出场;商演的群口相声和返场甚至录制节目老郭都喜欢带着高峰,这足以见得老郭对高峰的器重以及高峰的为人。
老郭在舞台上讲过一个故事,栾云平在后台问高峰,假如今天上午有个剧组找你去拍广告给你80w,可是你上午又需要给孩子上课,你怎么选?高峰回答:这80w让给别人挣,我要去给孩子上课。虽说只是假设性的问答,不过也足以见得他的为人。高老板不仅时刻学习丰富自己,还带出了几名很优秀的徒弟:郎昊辰,苗昊雨,宋昊然,王昊悦,李昊洋。他们虽然年纪都不大,但是台风很稳,深得高老师真传。
高老板不争名不夺利、不洒狗血不搏出位,有出名的机会也不争不抢,本本分分说相声,宛如隐于山林的老者。无论时代发展成什么样子,无论大众审美和大众喜好变成什么样子,高老板是永远不会缺少观众的。
附:最近高老板演过的90个节目:
《学评书》 《卖布头》《倒扎门》《天文学》《学外语》 《祖师爷》《偷论》《弦子书》《白吃猴》 《说大话》《相面》《家庭论》 《羊上树》 《白事会》 《琴棋书画》《文昭关》《下象棋》《造厨》 《怯拉车》 《捉放曹》 《绕口令》 《怯洗澡》《当行论》《文章会》《金龟铁甲》 《揭瓦》 《五兴楼》 《铃铛谱》 《卖估衣》 《汾河湾》《八大吉祥》《五行诗》 《打灯谜》《学四省》《吃元宵》 《拴娃娃》《批三国》 《托妻献子》 《哭的艺术》 《打砂锅》《献地图》 《万人迷》 《吃饺子》 《大保镖》 《学电台》 《讲四书》 《娶寡妇》 《空城计》 《山西家信》《舞蹈家》 《学满语》 《武坠子》 《山东二黄》 《阴阳五行》 《偷斧子》 《红事会》 《戏迷游街》《黄鹤楼》 《大审案》 《数来宝》《对春联》 《哭四出》 《师傅经》 《怯算命》《老老年》 《打牌论》 《论捧逗》 《打灯谜》《结巴论》《学评戏》 《六口人》 《渭水河》 《买卖经》《怯演讲》《论梦》《唐汉争》《朱夫子》《学西河》《树没叶》《批行话》 《骗术》《三字经》 《卖面茶》 《夸住宅》 《财迷回家》《大登殿》 《批捉放》 《戏剧杂谈》 《武训徒》《自食其果》 《打白狼》 《舞台轶事》 《洪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