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给内心找到真正的家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各位书友,大家好。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斯蒂芬妮·斯蒂尔的著作《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完美的。我们或多或少都对童年留下一些负面的记忆,这些记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例如,有些人可能会难以信任他人;有些人可能难以做出重要的决定;有些人可能不愿意突破自己……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些内心的问题都跟童年的负面影响相关。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就是从童年经历如何通过影响成年后的性格、感知和行为等角度,分析了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作者斯蒂芬妮·斯蒂尔是德国著名心理医生,畅销书作家。在本书中,斯蒂芬妮·斯蒂尔主张从原生家庭里面寻找问题的根源。这种做法来自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现代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成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原生家庭”决定的,他们非常强调童年时期家庭的影响力。
斯蒂芬妮·斯蒂尔借助自己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开发了这样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几乎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内心问题,比如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沮丧的心情、压力、对于未来的恐惧、生活缺少乐趣、恐慌发作、强迫症等等。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可归咎于我们自身,是我们的童年经历带来的影响。
大家可能会疑惑,难道这些问题都是童年经历造成的吗?这套方法真的能解决上述那些问题吗?[if !supportAnnotations][A1][endif]
建议你带着这些疑问,读一下这本书,相信它会帮助你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帮助你找到解决上述一切内心问题的钥匙。同时,它将会指导你建立起全新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你的人生将从此告别过去,开启新的篇章。
02[if !supportAnnotations][A2][endif]
家,是每个人向往的那个舒心自在的地方。在这里,他感到安全并受到周围人的欢迎;在这里,他可以完全得到放松,完全成为自己。对每个孩子来讲,这个家应该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并受到欢迎,我们的内心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不少人的童年却是不美好的,甚至与悲惨的回忆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家中得不到信任,缺乏安全感,内心一直无家可归。有些人历经艰辛找到回家的路,成功摆脱童年的阴影;更多的人终其一生想要忘记,却在自我欺骗中独自舔舐内心的伤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年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价值感。它们已作为性格的一部分,积淀在潜意识深处,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感受、感知和行为。心理学家称它们为“内心的小孩”。它包括童年生活经历的害怕、担忧和恐惧,也包括所有在童年时期受到的积极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童年受到的消极影响,它就像影子一样,时刻追随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麻烦和困难。
童年有阴影的人如果不能成功摆脱,终生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世界,用臆想来解读周围发生的事情。为了避免再度遭受类似童年的伤害和委屈,受伤的小孩会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不过,因为他们所采取的保护策略是对事情扭曲的反应,所以,他们的行为总是与客观事实不符,显得不够理智,甚至匪夷所思,常常会为一句话歇斯底里,为一个眼神大动干戈,从而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
实际上,由于很多人对内心的小孩缺乏了解,这导致了他们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这很容易引起冲突,也很容易令冲突升级。
只有我们与内心的小孩建立起友谊,才能获悉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所受的伤害,才能治愈我们心灵的创伤,我们内心的小孩才能找到他自己的家。这是我们与他人建立和平、友善和幸福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破解错误扭曲关系的首要条件。
03
斯蒂芬妮·斯蒂尔从内心的小孩如何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治愈、怎样给内心找到温暖的家等角度,对本书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并提出了核心观点:成为自己,不管好坏。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心理治疗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发现自我与治疗的练习和方法。它们就像是一幅幅心灵地图,引导迷途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述,带领大家共读此书。
1.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建议阅读第一章到第三章,第1页到第38页的内容。
2.别想再伤害我,我有坚硬的盔甲。建议阅读第四章到第六章,第39页到第110页的内容。
3.孩子别哭,我不会再让你受苦。建议阅读第七章到第八章,第111页到第152页的内容。
4. 流浪的阴影小孩,我愿意陪你走上回家的路。建议阅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第153页到第244页的内容。
期待有更多的人共读此书,一起探索一条让自己的心灵回家的路。
[if !supportAnnotations]
[endif]
[if !supportAnnotations]
[endif][if !supportAnnotations][endif]
[if !supportAnnotations][A1][endif]??咋突然说到这个?
[if !supportAnnotations]
[endif]
[if !supportAnnotations]
[endif][if !supportAnnotations][endif]
[if !supportAnnotations][A2][endif]02在整个文章布局中显得有点突兀
[if !supportAnnotations]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