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一的刘华已经好几天没有和他妈妈说话了,原因很简单。上周末,妈妈开车到学校接他去吃饭。一上车,他就高兴的和妈妈说,“妈,今天老师留的作业我已经写完了。”本想妈妈会表扬他,没想到妈妈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哦,那课外奥数作业写完了吗?英语单词背完了吗?”仿佛一盆冷水,好情绪一下子被浇成了坏沮丧,并很快转化为愤怒。“你就知道催催催,吃完饭再写不行吗?”“你看你这孩子,妈问问都不行了”。接下来,可想而知,两人吵了一路,饭也吃得很沉闷。接下来几天,刘华对于作业是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完全没了兴趣。
这种情形,可能很多做子女的都感受过。好不容易做完一件事,兴冲冲地去和爸爸妈妈说,想要得到一个表扬,但往往获得的只是冷淡的回应,甚至还是批评,那心真是拔凉拔凉的。
在职场中,获得表扬同样不容易。有咨询机构曾经就“过去10天中因为工作出色而得到过认可和表扬”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结果很是令人失望。不少员工反映,对于他们的改变,上级往往视而不见,没有或极少得到表扬;然而当他们出现错误或达不到要求时,上级会一次不落的对他们进行批评或指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刘华的妈妈,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其中的一些缘由。她说,她爱儿子,也从内心知道儿子已经很努力、做得相当不错了。但由于她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望,总觉得儿子达不到她理想中的要求,所以才会督促他,希望他更优秀。
在职场上,不少做领导的存在着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当下属的表现符合要求时,认为是应该的。如果为此还表扬员工,员工就会自满,不思进取。更有一些领导,秉承着我不批评就是最好的表扬的思想。不要想有点成绩就讨表扬,要学会任劳任怨;这种领导对下属工作的标准要求往往很高,一般人很难达到,所以他不批评员工,就证明员工已经干得不错了。
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就是彼此缺乏信任,关系紧张,不开心,做事缺乏动力和激情、身心疲惫,业绩或成绩不佳。如果长期生活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对于身心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如何改变?
答案就是——表扬。
这里我仿佛听到读者嘘声一片……,这个答案还用你说,三岁小孩都知道。
但还真需要说,因为赞扬并不简单,每天对别人说一遍“你好棒”是没用的,需要方法和步骤才能长久发挥效力,《鲸鱼哲学》这本书就给我很好的启示。
这本书讲述得是一位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销售经理韦斯在观看鲸鱼表演后,非常好奇为什么庞大、凶猛的虎鲸愿意听从训练师的指挥表演节目。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拜访了训鲸师,并结识了一位优秀的管理专家,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随后,他将鲸鱼训练师的驯鲸技巧应用于家庭和工作,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团队,并实现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训鲸师告诉韦斯,虎鲸之所以听话,是因为遵循了行为训练的基本规律,就是:你越注重某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就越有可能被重复。当我们不太注意他们犯的错,而是关注他们做的正确的事情,并予以及时肯定后,他们就会更经常做正确的事。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对动物行为的训练,同样适用于对人的行为的激发和诱导。这就是“鲸鱼哲学”。它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进行一种重要的转变:即从“猫捉老鼠——发现别人做错的事”转变为“鲸鱼哲学——发现别人做的正确的事”。
书中说到:人际关系就像银行账户。如果你平时给了对方许多肯定赞扬,就如同你在银行存了款。就算你对他偶尔做出否定表示,想纠正他的错误,对方也可能不会太介意,反而会得到更好效果。但如果你平时不表扬或极少表扬对方,但只要发现对方做错了事或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批评或给对方否定的反馈,那么不管多么小心的措辞,都会削弱彼此间关系。长此以往,就会彻底毁了彼此关系,他会对你失去信任并开始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一、表扬的姿势
既然表扬能够促进人们更加经常做正确的事,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在别人做了正确的事情的时候,立即给予表扬。但表扬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棒极了”、“你很优秀”,应该真诚、言之有物。人们对于单调的表扬会很快厌倦,对于虚假的表扬也很容易看穿,这会使他们离你更远。
鲸鱼哲学告诉我们的表扬姿势是:
1、立即表扬;
2、具体指出他们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基本正确;
3、与他们分享你对于他们所做事情的积极感觉;
4、鼓励他们继续好好做。
比如:
对孩子——“你今天这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等儿子回答后)妈妈发现你现在理解记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前两天教奥数的老师前还和我说,你聪明,还很用功,希望推荐你参加奥数比赛呢。妈妈很高兴你有这么好的表现,相信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对孩子——早上我刚叫你一遍你就起床了。当时我们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各自上路,你知道你一叫就起帮了我多少忙吗?非常多!
对孩子——“我真高兴回家看到你把家里打扫干净了。我原打算回来自己干这活,没想到你提前做了。这下我可以放松放松,干点别的了。儿子,非常感谢你。”
对员工——“我很欣赏你在报告中自创的数字分组方式,这样更容易看清结果,我想推荐所有人从现在开始都使用你的方法。期待你今后相出更多好的方法。”
此外,还需注意4点:
1、要表扬进步。不要等对方做到完全正确的时候才去表扬,只要对方朝着正确方向努力就应该及时得到肯定。因为很少有人会一次就把工作做好,都是逐渐改进的。就像训练鲸鱼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让鲸鱼跃出水面跳过一米高的绳子,那是不可能的。训练员先把绳子放在水下,放到鲸鱼可以游过的高度,只要鲸鱼从绳子上游过去了,训练员就给鲸鱼一点吃的,或者拍拍它的头,表示鼓励。然后把绳子高度提高一点,如果鲸鱼游过去了,再给它鼓励。鲸鱼会因为不断受到鼓励而喜欢越过绳子,这样,直到训练员把绳子的高度放到水面以上,鲸鱼会想办法从水中跳起来越过绳子。最终,训练员使鲸鱼可以表现出他所期望的行为来。
2、让对方从内心喜欢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在为你做,或只是为了求表扬和奖励。这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解决,比如你可以说:“你如果能在最后期限完成那个项目,我敢打赌你一定感觉不错”,“干了这么棒的一件工作感觉如何?”,“这么难的客户都被你拿下了,告诉我怎么办到的?”然后认真的听他们说,并反复强调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3、不同的人需要的激励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工作中,有的人希望获得更多金钱、有的人希望升职、有的希望休假或获得培训的机会,这需要通过交流来了解每人的工作动力是什么。比如可以问对方,“我知道你在策划方面做的很好,完成这个项目后,你希望我用哪种方式来认可或奖励你呢?”
4、建立共同的目标。要与对方(下属、子女等)讨论并共同建立一个远大但可以实现的目标,否则对方就不明白你到底希望他们做什么,也不知道良好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建立目标后,就会激发起你所想要的表现或行为(如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做作业或打扫房间;就销售人员来说,是达到一定销售量),对于对方表现的动态,要及时予以回馈(如表扬、肯定等)。
二、“批评”的姿势
这时可能会有人问了,你只说了表扬,但如果对方犯了错误或表现不好的话,该怎么办呢?难道忽略他的这种错误行为吗?当然不是了,这时就要用到“鲸鱼哲学”的另外一个技巧“调整指令”了,具体方式为:
1、尽快、清晰而不带责备地指出错误;
2、解释错误的负面影响;
3、如果可以,将过错归结于没有清楚地解释工作任务;
4、详细地重新解释工作任务,并确保对方理解;
5、表达你对当事人仍然充满信任与信心。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批评的技巧,改变我们以往那种一味责备和严厉批评的方式。如果你不想鼓励不好的行为,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时间。尽快、清晰而不带责备地指出错误,然后将对方的注意力从错误行为转移到如何尽快回到正轨上,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这样,人们既能知道自己的错误,又能够保持信心,也更愿意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做出更加积极的行为和贡献。
举例:
对孩子——(孩子没有好好刷碗)我现在不让你刷碗了,去擦地吧。我知道你喜欢做这项家务,而且房间也确实该打扫了。(一段时间后)经过你的打扫,这房子看起来真干净。
对员工——(销售与同事争夺同一个客户)德华,听说你在和华为的人谈生意?(是的)你知道吗,学友已经为华为这个项目谈了一年了。(天哪,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错,我没有给你介绍哪些人发展了哪些客户。坐过来,让我给你演示怎么找到这些资料。
对员工——德华,我希望在这个项目上,每个人的才干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就是我把你派到学友那一组的原因。在那里,他们会用上你所有的技术。(一段时候后)祝贺你,德华。我早就知道你是学友那组工作的最佳人选,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
对员工——德华,我知道你在使用新的结算系统时遇到了麻烦,我准备让学友帮你一把。(一段时间后)干得不错,德华。你交上来的报告说明你在使用这套系统方面已经成了佼佼者。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尽管告诉我。
对于一般的错误或表现不佳可以用“调制指令”。但可是如果有人心里明白,但却继续表现不好或犯错,那就是态度问题了。这时“调整指令”反应就没什么用了,因为当事人知道他们该做什么。这是你要让他们非常准确的知道,他们所做的是你所不能接受的。但这时仍要记住,最好不用用否定表示。你可以清楚的告诉当事人,他们所作的是不可接受的——包括他们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你的感受——失望、不解、失落。但是最后一定要以对当事人本身的肯定作为结束语。你要让他们明白,你不能接受的只是这种行为,并非他们个人。
三、鲸鱼哲学只有在真诚的时候才会奏效
如果你怀疑对方认为你的赞扬不真诚,你需要花点时间去证明事情并非他想的那样。要预见到对方的反应,诚实的面对他,承认你曾经经常否认他,并且想做出改变,然后与他共享鲸鱼哲学的方法,并请求对方的帮助。
总结
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你能够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在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后能够不断地给予肯定的反馈,所以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如果你很久没被表扬了,那就从表扬别人开始吧!
附录:
父母如何防止教育出“熊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熊孩子”,很是令人生厌,但父母又不知怎么办?看看《鲸鱼哲学》下面这段文字,应该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