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7日是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专题研修活动的日子。
一开始知道这份文件,便向吴主任申请,吴主任说指标下拨到乐平,于是又向朱老师申请。结果是指标有限,没能能安排。后来告诉吕所,经过吕所周旋一番,最后还是只能等下一次机会。
没想到的是,周一,吴主任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来参加培训,于是我满口答应。吴主任说是因为有一个人不来了,于是有一个名额。这样我就又莫名其妙地如愿以偿地来参加这次培训了。
正如我所想的一样,这次培训就源自于上半年5月15日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公布。上半班公布的属于2022年的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第一届是2014年,第二届是2018年,2022是第三届。
江西省作为一个中等省份,这一次只有四个二等奖,排名非常靠后,估计就是全国倒数第一。因此省里坐不住了,于是花精力财力必须在这一方面下些功夫,立争2026年榜单更好看一些。
昨天15日是报到。今天16日,上午做一个简短的开班仪式。会议由省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培研科科长卢筱红主持,省教研室副主任杨涛作开班讲话。讲话明确了本次培训的意义与目的,希望大家能从本次培训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今天上午是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讲座。主要是讲了如何撰写与修改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下午是长沙教育教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刘玉岳老师的案例分享。刘玉岳老师的成果——“五有四化”地理教学改革实践,获得了2022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刘玉岳老师的案例分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学改革到底是怎样做的?也感受真做教育为的是什么?
我想接下来还得好好学习与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