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55法则是由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亚伯特·马博蓝比提出的,在沟通的效果中,语言、语调、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38%和55%。
别小看这7%,里面也有大学问。我们天天说话,您知道语言是有方向的吗?比如“亲,今早吃了什么?”,您会回忆一下早上吃的什么,而不会计划明晚吃什么。看这个人说怎样的话,就知道他过怎样的人生。“我怎么这么倒霉!”越说越倒霉,您就听他说吧,一件一件倒霉事,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钱总是不够花啊!”钱对他来说,就真的总是不够花。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我碰到的每一个人都爱我。”这么说的人,有人觉得很阿Q,可他的人生确实更阳光。“宝贝,你做得很好,但是动作能利索一点就更好了。”“你总是丢三落四。” “他从来都不关心我。”您觉察一下常说“但是”,“总是”,“从来”这些字眼的时候,是否让自己有失落、怨恨、委屈?对方的晴天指数也跟着下降,当您有一份这样的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有话好好说,从看到自己说话的方向开始。
什么是负面的语言?抱怨的、指责的、批评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带着负面情绪说话就是负面语言,都带有杀伤力。当对方带着负面情绪说话时,您会不舒服,要么反抗要么压抑。有一项调查表明,说负面语言最多的是妈妈、老师、爸爸。心理学里有个疯狗理论,比喻负面语言就像疯狗,当狗追您时,我邀请您欣赏路边的玫瑰,您会不会停下来闻一闻花香呢。同样家里有一只疯狗或两只,孩子会怎样?孩子没办法好好学习。只要家庭里面有一个说负面语言,这个家庭有个疯狗,那这个家庭的成员就没有安全感,随时可能被狗咬,他能安心做自己吗?一个妈妈向我告发她的儿子,“那天,我就看着他做题,8-7=?他生生地看了10分钟,没写出答案,您说气人不气人!”我问她,当时在做什么。“我嘛?我拿着一根筷子站在旁边,他要是做错了就敲他的脑袋!”这个妈妈的级别对孩子来说,已达到藏獒的级别了。我让她想象一下,一只藏獒前腿搭在她的后肩上,她是否能做出眼前的口算题卡?恐怕,那时魂飞魄散,眼里都不能成像了。我们做事总是不外乎是逃避痛苦还是追求快乐。不好好学习就没工作,不好好干就会被炒鱿鱼,所以很卖力地工作,这是逃避痛苦型,就像狗追,会跑得很快,可是伴随恐惧;追求快乐是内在喜欢,身心愉悦,没有疯狗在追,跑得不是很快,但他很快乐。
为什么我们对最亲最爱的人经常说负面语言?因为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会不知不觉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在安全的人面前,会不知不觉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当我们有情绪时,先别说话,和自己的情绪待一会儿,看着它在您的体内升起、消融,情绪是一种能量,当您觉察和接纳了这份能量,就不会拿它去伤人。带着情绪少说话或不说话。一定要说,可以先表达情绪,例如:“看到家里地上摆满了物品,我很生气,因为我很看重整洁。”表达情绪不会增加对抗,它和情绪化表达不一样,情绪化表达就是冲口而出“家里乱死了,你们这么懒也不收拾一下。”现在我们就可以时刻觉察我们语言的方向,可以表达情绪,不情绪化表达,试着把负面语言转成积极向上的语言。比如:“老公,你为什么还没回家!”——“老公,这么晚了还没回家,我很担心你。”;“什么都管,你烦不烦啊?”——“我现在只想要一些自己的空间。”。
有话好好说就是不情绪化表达,学会表达情绪和需求,还有一点,不带评论地说话——只说事实。它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举个例子吧。有一年寒假,我在NLP青少年训练营做生活教练,负责10个10岁孩子的起居饮食,一天午餐酒店上菜,有一盘是“骨肉相连”,一串串的小小肉串,上一期的生活教练告诉我,要是上这个菜,孩子们就像一头头小饿狼一样,那餐桌上的转盘就转的跟风车似的,所以一看到这个菜上来了,我体内的肾上腺素就开始分泌,想象着孩子们如果开抢,我就一掌摁住转盘,让所有人不许动。我们这一桌服务员上菜后,轻轻一转,转到一个叫郭宋的小男孩身边,他看着眼前的肉串,开心地说了一句“刚好十串”,“刚好十串”,多美的一句话啊,平息了一场战争,只说了事实,没有大道理的教育,没有操控安排,我们这一桌吃得很绅士,“刚好十串”,10个孩子1人1串,只说事实里没有评判,人们从评判中听到的常常是批评,往往引发对抗,而非合作。况且,批评的标准是自己的,而非客观真理。只说事实,真美!
说话是门学问,怎么好好说话,一听就明白,可坚持好好说话不容易,我们带上想好好说话的心在生活中练习吧,毕竟想和您说话的,您想和TA说话的,都是想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