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四,前天周二,晚上门诊回家,快10点了。
孩子妈正在说,科里的一个同事,在群里说发热,吃了一个经典的处方,现在39度了,言外之意,一个经典的处方也没能解决问题,对中医信心不足啊!这个同事我也认识,于是我就在群里问了下他吃的什么方,有什么症状?领导在旁边说,别在群里说了,私聊呗!
好吧,私聊!
发热,恶寒,身痛,甚至寒热往来,饮食尚可,二便也调!这确实是个伤寒,风寒在表!吃了柴葛解肌汤,但是没有多大的效果!
柴葛解肌汤有什么药呢!
但是,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我也在思考,在没有舌苔,脉象,只有症状的情况下,我考虑:是不是病重药轻,表仍然未解,所以想的是重用生麻黄,以开玄府。或者夹有湿,甚至麻黄加术汤也想用了!
第一部,表未解是明确的。
但是朋友反馈给我说有湿。有湿那治疗又不得一样,但是是真有湿么?
继续问病情,毕竟只能通过问来掌握更多的资料,帮助我判断分析病情。口干口苦。口渴欲饮水,口渴不欲饮水,目前是口渴,不是很渴,饮水不多,那说明虽然外面发热,但身体内热不多,热多自然会消耗津液!
微信的方便。可以方便的看到舌苔。
舌苔来了,舌表现很明显,舌质淡胖,苔不是很腻,虽然后跟稍腻但是水滑,结合病情表现,所以病情很明显了,阳虚夹湿感寒。
《伤寒论》里面: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脉虽然没有看到,舌苔已经反应出阳气不足的本质了。所以,只要抓住重点,抓住了根本病机,对病情有了综合判断,不需要更多的病情资料收集了。
因此治疗上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去湿之品,共8位药。不用一味退热药,不用一味清热解毒药!甚至还用上了附片。附片在这里很重要,就是因为阳气不足,所以在体表肌肤的斗争不能取得胜利。
朋友快失去信心了,也不能强求,吃与不吃,自己看着办吧!
第二天周三,夜班,下午刚上班,就收到朋友的好消息,一副药,明显好转。中医的疗效终于亲自体会了一把!这感觉一定很好吧!
因为这样的感觉我也体验过!
按:病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有两点想说明下
1.感受外邪,病在表,出现发热很正常。《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发热是因为外感风寒,寒性凝滞,卫气郁闭而不通,这是郁热,不是体内真的有热。犹如一个房间,门窗全部密闭,里面肯定会出现闷热。但这个热不是清热解毒就能解决的,因为这不是根本,根本就是在于散寒行气,疏通表里,解除卫气闭郁。开窗开门通气,里面的热自然就会散发掉!
所以,发热不怕,怕的是不能得到正确治疗,如果见到发热,不细求其根本原因,一位加凉水,加冰,最终是寒气闭郁不得缓解,部分人者体质好的通过自身调节可以慢慢缓解病情,但更多的人是病情迁延不愈,或者产生其他问题!病情进一步加重!
2.感受外邪,风寒郁闭于体表,很正常,但我们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治疗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而少阴病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因此,都能出现发热,身痛,恶寒,流涕等症状,但脉是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这个就是很重要的鉴别点。一个是脉浮,紧,一个是沉,微,弱。或者。如果有其他明显体现出体质的表现也就很容易鉴别。
同样的症状,不同的脉,那用药完全不一样!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这就是中医针对每个个体的差异,真正做到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