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好像总是清高,不愿被尘俗染指。但近来的我又究竟是怎么回事?频繁的被一些明知道是不对的思想所影响,清晰的看着自己迷失,离本心越来越远。
我记得,最初学摄影,是为了记录生活。当时的自己很有生气,认为不论高雅或市井都值得被记录。我一心一意的学习,没想到后来却越走越歪。我开始把摄影当做装逼的一个工具,幻想自己有这样一个爱好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我是多么的有别于他人。我的审美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前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本身独特的美,美之所以称之为美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可是现在,我把拍的人像都修成一副样子,一水的大眼睛小脸蛋儿,皮肤白得发光。我觉得,嗯,这样真是太完美了!可是刚刚玫白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到如落深渊的无力,她说:“我觉得自己有些奇怪,你能把原片发我一下吗?”
它如醍醐灌顶,将我从自己铸造的玻璃球中抽离出来。这并不是美,而是被污水浸过的牺牲品。
再次打开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加的学长的空间,看着他镜头下躺在路边修管道的工人,夜市小摊上灰蒙蒙的玻璃窗,以及吃口香糖吐出泡泡时笑得无比幸福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肤浅。盲目的将自己塞进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密密织出的轨道。为了迎合,我一步步走偏,思想也越来越浮躁。看看自己之前拍的那许多照片,再想想学长,或许他的内心比我想象的还要丰盈许多。
又想起春天去啬园时遇到过的一个男生。当时的啬园,樱花和垂丝海棠一树一树的绽放,大片大片的粉色明媚得张牙舞爪。大家都抢着和它们拍照,实在抢不到位置的就跑去拽着柳树枝合影。只有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那么的遗世独立。他挂着相机,一个人蹲在湖边拍湖心几株茕茕孑立的枯荷。他也是莲花吧,我想。
短暂交流后留了联系方式,他的空间也全是丰满的生活。在近夏时节花一两天的时间慢慢准备椰子冻,热心的给朋友们分享过程,仿佛把夏天的味道送到了每个人的心上。在假期独自去盐城大丰看鹿,把旅途趣事剪辑成视频记录每一份美好。想起当初自己傻乎乎的问他如何进行后期,仿佛玷污比后期更重要的真实二字。
生活本就多姿多彩,美也并非千篇一律,我应该多留点时间给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