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萍 坚持分享第 756天2019.04.02周二
当我看到这个讲座的时候,心中窃喜,提升写分享的机会来了,心中的迷茫似乎有了方向感,多了一份春天的泥土气息,花的芬芳。
不知道各位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小时候,我最怕作文课,咬着笔挠破了头也不能写出几个字。长大后,你最羡慕一群朋友吃着饭,有人随便讲个故事,就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这些都是故事,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的故事组成的,既然故事如此重要,你们平时喜欢写作吗?越喜欢写作的老师,越爱学习。
不知道怎么写动动就知道了
精妙绝伦的美好生成,如果当时没有记录下来,那样的美妙便彻底的消失了踪影。但我们再次需要他,需要他光临的时候,他再也无法进入我们的心灵。如何进行教育随笔的写作呢?韩老师的讲座如春日里的一缕清风,能剥开我们心里的迷雾。
不想写作的原因:不会写,先放开。只要拿起笔来去写,慢慢的你的写作能力会提高。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焦点老师刘友龙老师,他在第一次焦点课堂上特别强调写分享,告诉我们每天坚持写,至少五十个字,没有内容的时间,哪怕你抄一段书,或者写一下读书分享啊,如果实在没有内容可写,那就抄一段书,但是不能复制别人的内容。特别规定晚上12点不发,否则第二天自动清零。一些老师也就坚持下来了。
最怕的是还没有就被自己打败了,不会写、写不好、多年没有拿笔了。当在特别激动时记下自己的感受,记录生活中,教学中的点滴故事,清净心看世界,保持对学生的一种热爱,对教育的一种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写不好怎么办?
先开始的时候不要贪大求多,需要把关建点写清楚就可,慢慢的可以极少成多,最终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先把自己想出的写出来,质的提升只是时间的问题,在修改文字的过程中删繁就简,把握自己的意图。利用好自己身边的有利资源,找优秀的老师帮助修改,哪怕一个字也行。学会借鉴不断的充实自己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想到教育随笔让我想到两位老师,一个是张子丽老师,她会写下班级里面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我的焦点我的班是张老师的必修课。第二位老师是何老师,何老师的每日分享非常精彩,不紧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更多的体现一股暖暖的溪流。她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的点滴变化都能捕捉到,我很好奇,您们怎么做到的?
一事一得,随笔是写给自己,记到得是真实的,随便、随时、随手、随心……
有感记录,随时记录。老师想要把教育做好,要记录自记录,不是写文章,他是随意的,随机的一两句话可以。
人的思想有的时候是漂浮的,文能将漂浮的思想捕捉住固定下来——管建刚
当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相信你在恍然大悟,或者茅塞顿开之后,原来那个写作的冲动终于找到了洪荒之力迸发的出路,动笔吧,下一个莫言或许就是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动不如行动。日不见增,月见其长。不断完善自己,学习,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