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张A4纸让人扎心了,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
如果每过一个月,在一个格子里涂掉,全部人生就在这张纸上……假设我们的父母平均五十岁,一年见一次面,看完心里咯噔了一下,被量化的人生竟如此短暂。这900多个月你要怎么度过呢?那你分配父母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我们需每天留出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微信聊天,最好就是放假回来多陪陪他们。老年人最喜欢的就是孩子守在膝下,与他们谈天说地,享受天伦之乐,要知道来日并不方长。
1 那一瞬间就错过一辈子
席慕蓉在《小红门》里曾说过:“你以为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没什么不同。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或者一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春节最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火了,这部电影是贾玲自导自演的,是为了纪念她母亲。她还原母亲生前的每一个瞬间,她想让母亲看到她在台上,把自己的遗憾在电影中一一上演。
生活中贾玲19岁大一那年失去母亲,那时被痛苦,悲伤,无助包围。这之后,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永远离开后,她说:“我再也不会真正的快乐了,因为我的幸福永远缺了一角。”没有了妈妈,一切都好像变味了一样。
后来的她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喜剧演员。
《你好,李焕英》影片开始,观众看的是开心的,都在发笑。当他们看到妈妈送完贾玲上学时退了票,冰天雪地的一步一步往回走,彻底击垮了观众泪腺,大家都开始流下眼泪,伟大母亲,这不正是每一位母亲的写照吗?
母亲是只想着为孩子付出不要回报的人,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要让孩子跟着受苦,母亲就像一匹马,不知疲倦拖着一大家子,与父亲同甘共苦。
渴望母爱的贾玲在电影中做到了与“母亲”的方方面面,她的遗憾或许稍稍被抚平,但是渴望母爱的心情,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所以,别让一瞬间的错过,成为永恒的遗憾。
2 常回家看看,真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年春节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做做饭,洗洗碗,那最简单的一件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工作在很远的地方,又忙,成了虽简单又奢侈的事情。
父母对于儿女要求不高,只求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不忙的时候回家瞅瞅,哪怕回来吃一顿饭。小时盼着孩子快快长大,长大后孩子离家越来越远,而父母又开始回忆孩子小时候的情景。
抖音看到一位妈妈,孩子们过年上班去了,孩子们打开家里的监控,妈妈在伤心哭。人老了,害怕孤独,作为子女真的要多关注父母的情绪。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都要珍惜这份缘分,常回家看看父母。
3 趁着父母还不算老时,赶紧做个旅行计划吧
人们都说及时行孝,趁着父母腿脚方便,带她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山川,河流,田野,让他们也感受到有儿女陪着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家人旅行,你会感到子欲养而亲还在。旅行时留下美好的瞬间,让每张照片里都有父母开心的笑容。
王导父母都90岁高龄了,他在休假时总能带着两位老人旅行。在他的抖音空间看到拍的短视频,真的很好。
虽然他平时工作挺忙,但对于父母的关爱是每时每刻的,每天和父母视频,要看看老人家吃的什么饭。总是用幽默的话逗父母开心。父母当然也是每天在愉快的氛围中,身心更加康健。
我们儿时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他们年老时我们用同样的关心和爱护回报。
4 写在最后
每逢佳节倍思亲,美好的时刻就想着和最亲的一起度过。歌星费玉清退出演艺圈时信中写到道:“当父母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宿,没有了他们的关注和分享,绚烂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弥补不了我的失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常回家看看,用有限的时间多给父母一些陪伴。陪伴是最好的孝心,将来有一天,对于父母的怀念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