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将《一剪宋朝时光》当做我阻绝烟火气的第一本书,是想要在白落梅的清雅文字,在宋词的浪漫诗情里重拾曾经的自己,让中年怨妇的思绪慢慢散落。
“当有一天老到心底覆盖了青苔,则愿意和韶光化敌为友。只因你需要借助它的存在,去回忆那些细水长流的往事。”或许是老了吧,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在孩子的咿呀学语里心底的确是覆盖了青苔,前尘往事真的是难以再记起。
然而这首词是我的韶光,让我记起了那段青葱的日子。那一段纯粹的、卑微的感情。
十七八岁的年纪,生活纯粹而又快乐,除了学业也就只有心底的那一点点情感可以让自己的心绪起伏了。
那时的情感,不关乎物质、不关乎前途,甚至都不关乎喜欢的人是否喜欢我,只单纯的知道我喜欢他便就足够了。在完成作业的间隙抬起头回想一下他的音容笑貌,痴痴笑三秒,心里都是甜蜜的泡泡。
那一段感情,于我是漫长的,有美好、有伤害、有遗憾,也有着好长时间没有想通的神奇。
我喜欢他,他知道。只是我不说,他也不提。我们在偶然之下开始联系,以老同学的身份,在那个老师家长管控严格的时段找到一切空隙偷偷联系。他蹲在信号好的窗下,我躲在厚重的被窝里,小声东扯西拉,历史地理,周围的生活趣事,或者是白天不会的习题,再或者是《当代歌坛》里写的某位明星。不同的城市,听着滋滋的电流声,心里的甜蜜如一只喜爱的小兔在心底肆意的奔走。再也想不起省吃俭用交电话费时的那份心痛。
这样的时光慢慢流逝,高中三年没有再关注过任何一个青春的男孩。
收到他改的这首词时是一个紧张的日子,第二天就是高考前最后一次省联考,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考试的情形。只清晰的记得他改的是“我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妾不见妾,共饮长江水。”,以及看到这首词时的那种心跳与喜悦。
那个年纪,或者是那个时代过于含蓄,我依旧没有说,他依旧没有提。在整个高三暑假,放松的我们肆意联系,关系亲密得让周边的朋友都误会我们一定有点什么。
然而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只是闲聊、神侃,偶尔关心彼此生的小病。
大学了,没有了师长的管控,我们终于不用蹲窗前,藏被窝。我们依旧认真的联系,偶尔闹矛盾,然后莫名和好。
忘记了当时的话语,却始终记得那时的心情,那种想要明确关系,却又开不了口的纠结。
总是在猜测他是否也像我喜欢他一样喜欢我,或者他是否有一点喜欢我。若他喜欢我为什么不说,若他不喜欢我为何要如此频繁的联系我。
或许真爱了便是卑微的吧!开不了口有自尊心作祟,更多的却是对他的无法笃定,害怕开了口就失去了,连这份暧昧都留不住了。
整个青春最好的五年,我们都这样默契的暧昧着,直到他找了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姑娘做女朋友。据说是他妈妈张罗的,然而他没有拒绝,甚至很有男朋友的殷勤。
那是明媚的春天,江南的校园美得不像话,走在樱花树下,在微风吹来樱花落下的那一刻按下的删除键,删除了他的号码、QQ 。心里难过得快要死去,却还是抬头透过樱花看着阳光咧开了嘴。
没有听朋友的,找他问清楚,“这么多年频繁的联系,不可能就没有一点感情?”。只是默默的删除,努力在心底也删除。终于不再午夜梦回,却始终好奇对于一个不喜欢的人哪来的耐心与她纠缠漫长的这么久。
拂过心底的青苔,忽然明了,或许他是有一点点喜欢的,喜欢我有趣的灵魂,喜欢与我交谈的轻松愉悦。然而对于一个矮黑胖的姑娘,再有趣的灵魂也比不上另一个姑娘樱花般粉嫩的容颜。
遇到现在的先生时,心底已是一片沉寂,在奔走找工作的日子里感情成了最微不足道的矫情。
没有卑微,没有暧昧,没有纠结,我们顺其自然的在一起。
有的只是最亲近的人戏谑的说我“你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找到这么好的男朋友!”
每一个美好的,纯净的爱着的姑娘们,请不要自卑,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伤害自己,放弃该放弃的,好好的爱着自己,那个对的人终会来到。
我们只需要在他来到时轻轻说一句“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