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充分的自由,并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信心的话,那么你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成功的环境——这往往意味着你要让他们有“我说了算”的感觉。父母不应该频繁地否决孩子们的决定,所以,倘若你知道孩子的自制能力有限的话,就不要带他们去玩具店或者糖果店这样的场所,以免不得不一再拒绝他们的要求。
如果那些把孩子受罚的视频传到 YouTube上的父母能够多去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或者对孩子加以情感引导的话,会大大减轻孩子的焦虑和不安。任何懂得同情孩子的家长都知道,一个十五个月大的幼儿根本不知道把水果圈扔在地上然后用脚去踩会有什么后果,他不过是在玩而已,而且他喜欢听脚下所发出的声音。我在视频中目睹了一个两岁的孩子在角落里罚站,她的妈妈反复质问:“你还闹不闹?”孩子呜咽着摇摇头。这孩子之所以摇头其实是在心里说:“不,我不喜欢受罚。”然而,妈妈却坚持要让她的女儿亲口说:“是的,妈妈,我不闹了。”这位母亲不明白,孩子在情绪压力(被暂停活动所引起的)下很难理解父母所说的话和要求。她根本就不清楚“不闹”是什么意思,所以即使孩子点头答应了,她也不知道她答应的是什么。所以极有可能她要不了多久又会被送到角落去罚站,甚至还不知道这次又是为什么。
应用冷静法则和谈心策略的步骤: 1.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与孩子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同时给孩子一些提醒,问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 2.如果孩子没有平静下来或者停止错误的行为的话,带他到一个“安静区”或“思考区”。与他一同坐下,给他帮助和关爱。请记住,你不是在惩罚他。 3.时间长短并不重要,让孩子平静下来才是关键。不要听信人们常说的什么“谈话时间等于一分钟时间乘以孩子的年龄”。不要给一个五岁的孩子“五分钟时间去思考”,有时大一些的孩子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而一个年幼的孩子则可能需要你抱着他坐上十分钟才能平静下来。无论你看到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都应该试着去同情、接受和面对。一个获得理解的孩子是不太可能一直焦虑下去的。 4.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请他告诉你“有什么不对了”或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孩子理解有困难,把他做错的地方重复几次。 5.问问孩子:“下一次你会怎样做呢?”如果他不知道的话,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6.感谢孩子帮你想出了解决办法。
奖励听话的孩子是一种操纵。研究表明,爱给奖励的父母也爱给惩罚。孩子不喜欢被操纵的感觉,甚至把父母的表扬当做轻视。表扬等于在提醒孩子,他正在被你评价和判断。虽然“我的乖孩子!”似乎是一种夸奖,但还是改变不了它是一个论断的本质,这使孩子感到你爱的是他的表现而不是他个人。与其说:“好宝贝,你吃完了所有的晚餐。”倒不如说:“哇,你吃掉了全部的晚餐,你很爱吃豆角嘛!” 孩子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觉你在试图操纵他。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听了你的褒奖反而会皱眉或者转身走开。如果我对儿子说:“你的数学学得真好呀。”他会回答:“才不是呢!数学太难了——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说话?”认可反而会从孩子们那里得到更好的回应:“我看你做数学题很快,你觉得很容易吗?”他们可能会回答说:“这种数学题是很容易——我在课堂上就能做出来,但是考试时得高分是很难的。”^_^
专家的建议表扬和奖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尤其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被教育和抚养长大的。想要用赞赏和认可来取而代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然而后者会让你和孩子都感觉更充实,并加深你们的亲子关系。表扬或其他奖励的确可以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不想或者不爱做的事情。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因为幸福只能来自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的东西,而这并不需要别人的掌声。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奖励的瘾君子、大众的取悦者或者认可的追求者,而应该希望他们成为能够自我激励、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如果后者是父母的真实愿望的话,那么就不要去褒奖孩子,而应该去欣赏孩子。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内心本就蕴含着诚实、怜悯和体贴。这些品质要靠我们的引导、示范和鼓励才会浮现出来。而奖励和夸奖“良好行为”或“良好表现”,只会成为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罗宾·格瑞尔博士(
一下,如果不表扬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就感。成就感可以激励孩子学习。当你看到孩子在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鼓励和支持他:“你看起来好像很开心嘛!”或“你感觉好吗?”或“你做得不错嘛!你一定很满意吧?” 帮助他进行自我评价。试着问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你画得怎么样?”或者“你喜欢你搭的城堡吗?” 询问他的感受。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助手,你可以问:“你喜欢做这项工作吗?”或“你喜欢帮助别人吗?会不会觉得紧张?”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感受和经历感兴趣,会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多使用以“我”为主语的语句,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论断。当你表达你的真实情感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你话语中的真诚。以“我”为主语的句子,例如“我喜欢你穿的衣服!”或“我爱看你把球打出去的样子!”,要比“你是个很棒的球员!”或者“你真会穿衣服”这样的论断
论断式评价更有勉励意味。不要对孩子说:“你把饭都吃了,真是个好孩子!”不妨尝试这样说:“谢谢你把饭都吃了!你一定是饿了。”总之,要强调你的感受,而不要评价孩子的表现。“我”字开头的句子可以避免让孩子感觉你在试图操纵他,这样的句子既不会干扰到孩子的体验,又巩固了你们之间的感情。 对事不对人。父母应该对孩子表现出兴趣和认可。如果孩子向你展示他在学校制作的泥塑,不要说:“你真是个出色的艺术家!”相反,同时你应该告诉他,你有多喜欢他的艺术作品,你尤其欣赏雕塑的哪些方面——例如颜色和设计,眼睛部位的处理,或者他留在雕塑上的签名。
永远不要因为孩子不肯分享而惩罚他,也不要把这当成是一个很严重的毛病。不要让教会孩子分享的过程变成一场你们之间的较量。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你可以介入并替他说话,这是在展现你对他的理解,同时向孩子示范正确的处理方式。假设你的儿子把他的玩具丢在沙堆上,但看到有孩子拾起的时候又马上跑过来抢走,你可以这样对那个孩子说:“他抢走了你的铁锹,我替他向你道歉。但是他也很想玩,你愿不愿意等他用完了再给你?”然后对你的儿子说:“亚伦,下次你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一定要让妈妈来帮你拿,妈妈一定会帮你的,抢别人手里的东西是不对的。”孩子们喜欢获得理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开始信任你的话,并模仿你关心和分享的做法。
1.接受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喜欢荡秋千,所以你不想下来。这是不是你在公园里最喜欢的游戏呢?” 2.确认孩子的想法:“你是因为太喜欢荡秋千,所以才不愿意下来,是吗?” 3.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孩子玩不到秋千会怎么想呢?” 4.请孩子帮助你解决问题:“我们怎样能让其他孩子也感觉高兴呢?”
孩子不吃饭就表示他们并不饿。既然孩子不饿,就不要强迫他们吃。小孩子饿的时候抓起什么都会吃,所以只需为他们准备好健康的食品就行。没有必要为孩子吃饭的事情而伤脑筋,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所摄入的食物数量和种类都足以满足其营养上的需要。孩子们活跃而又忙碌的生活节奏意味着他们很难有耐心吃完整整一顿饭,更不用指望他会和全家一起坐着吃完饭。幼儿有着用不完的能量,却只有很有限的专注能力,所以不要指望他们能在饭厅里或者是饭店里稳稳当当地坐着用餐。四五岁的孩子最适合开始学习坐下来与人一边交流一边吃饭,父母应该让孩子逐渐认识到,食物是美味的,进餐的时间也可以是有趣和有意义的。父母不需要强迫孩子吃饭,不要让吃饭的事情引发你和孩子之间的战争,也不要为了让孩子吃饭而恳求、贿赂或者威胁他们。父母只需要适时提醒孩子吃饭的时间到了,并准备一些他们爱吃的东西,以免孩子因为挑食而拒绝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