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8:00我开始在出租的家里清理工作方面的问题(那几天工作时总是不上心,犯错),那天本来没有班的,结果几分钟后排班经理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顶班。因为那天没班所以把工服洗了下,和排班经理说了下情况,他对我说过一会再给我打电话,先问问店里有没有衣服。
接下来的时间我用不同的方法引出我的情绪,听着音频,对自己说了许多话,突然间我对自己说:"一个人在外打工挣钱本就累,还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实在太受委屈了",一瞬间,我泪流满面,要知道我是容易把情绪憋在心里,不会轻易哭出来的,一度哽咽。哭了将近20分钟,排班经理给我打电话让我直接去店里,因为店里很忙,一直没人接电话。我擦干泪,收拾了一下,就去上班了。
第二天,我又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发现已经没效果了。记得2016年9月29日第一次听《追梦》,我眼泪刷刷地流,之后再听也已经没了感觉。
之后几天,我接着清理委屈的问题,就是哭不出来,应该是压抑太久,已经麻木的缘故。我就告诉姐姐(这个姐姐感知力很强)我这段时间清理委屈,就是哭不出来。姐姐说我的委屈来自于感觉没有人无条件的爱我。刹那间我内心感动的有些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无条件的爱指的是不管一个人多么的不好,比如懒惰,矫情,都会尊重他原本的样子,都会给他足够的爱,不会因为一个人学习好了就爱他。
从古至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千变万化,但本质没有变化,比如人类的情感亘古不变。其中爱就是主旋律,每个人需要被爱,也需要付出爱。
无条件的爱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我们对别人总是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
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爱的孩子,安全感必定很低,也不会照顾别人,身心健康也不完善,遇到事情喜欢憋在心里,不喜欢和价家长讲,长大后,叛逆,家长却说是孩子变坏了,其实孩子的叛逆只是想吸引父母更多的关注。相反得到足够爱的孩子,可以表现得很成熟,有事喜欢和家长分享,不会给家长添乱,是别人口中的"乖乖女"。
最令人心痛的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家长把这种模式延续下去了,自己受到的痛通过自己的手给了孩子,一点都没有觉醒。其实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要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发泄自己从小受到的伤并制止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对孩子的伤害的。
给不了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可以从小事上关心孩子,比如多和孩子聊天,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玩,只要和孩子经常互动,那都是爱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家长"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