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意练习的深度认知
再次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是这几天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司马腾的时间管理。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呢?简单的说就是:有目的的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与罗伯特·普尔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指出: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第一,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根据小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可以有效地引导练习。
第二,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第三,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最近发现很多牛人都在复盘,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要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情,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也许是有目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练习改变大脑结构,潜能可以被构筑。
二、一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写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超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大师的必要条件。”
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指出了了天才理论:世界级技能=精深练习*一万小时!
三、普通人是思维认知,牛人是行动的认知
之前有朋友问:地下有一张一百的,一张十元的钱,你会捡哪张?有人会说捡100元的,也有人会捡10元的,也有人会都捡,也有人都不捡。
是的,这就是思维认知。但是我今天不想谈思维认知的层次,只是分享一下这个图。
今天我想聊一聊牛人的行动认知,不管是刻意练习还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都是思维认知。行动才是质的改变,关于行动,我特别推荐大家一本书《微习惯》,它可能是改变你2019年的一本书。
这几天自己一直处于病态中,这种亚健康的状态让我快不像自己了。不过借此机会,也好好思考了一下自己。大众普遍认知的反念是未来发展的前景,而牛人却在乎眼下的每一步。是的,过分思考未来,不如着眼于脚下,走好每一步。
既然决定改变,就要走出第一步,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大脑变成猪,吃着自媒体喂给我们的速成品。那么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吧!
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