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三季度成长小结
乘风破浪的姐姐,毫无疑问成为第三季度的主题曲。这季度,体会最多,说得最多的是,做吧,一切皆有可能,而且是无限可能。
我开始对“错”“弯路”“不好”这些词,放下了一点点戒备与恐惧。
比如在工作上,比以往说得多的是“我先做一版,给你看看我有没理解错”,发现,与其在PPT前,思前想后,来回删了又写,写了又删,猜测对不对,好不好,不如凭自己的理解做出来,尽量短时间地完成一份可交付的作品,再去获得反馈。我越来越相信,在我交付出我的成果之前,对方也不一定有精准,不可动摇的想法和决定,我的成果会给对方更多方向,更完善。我的每个想法,碰上对方的想法,没有对错,只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无论如何,都是多赢。
比如在生活上,孖宝上幼儿园了,全家陷于焦虑之中,曾求助群里的妈妈们,求赐妙招,让娃的哭闹期缩短再缩短。后来我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在乎哭了多久,哭得久就代表他们比别人差吗?过来人的经验,真的万试万灵吗?不是的。我开始放下别人家怎么做,别人家哭了多久的牵绊,限制,我就麻痹自己,告诉自己,他们哭一个学期,就哭一个学期,他们需要多长时间去适应,就等他们慢慢适应,我就不断回想过往老师和大家讨论过的点,每天我就试一个办法,我清楚自己为的不是马上止哭,而是借由这个过程,带着家人感受焦虑慢慢散去的过程。也因为这样,竟让我们家又多了一份团结,他们愿意听我说关于我们大人的状态,能量对孩子的影响,他们也看到了我和孩子的沟通,也在一点一点地学着和孩子相处,沟通,每天孩子睡觉后,会问我孩子有没有聊起什么等等,他们每天都在改变,有反复,但很明显地方向是正向往前的。如果一开始孩子就不哭,我们又会有不一样的经历;但肯定比不上这全家大小一起哭过的经历来得更有意义了,都是最好的安排。
想到这里,似乎对于最近自己纠结于是否离开清晰了一点,也没有对错,要么就干脆地走,要么就安心地做,每一步都导向更宽阔的大路上,以前太平顺的工作生活,也并没有比现在每天折腾快乐。关键是,对每一步引出的果,我都能承担,不后退不躲藏。
今天看到林美人的分享,神奇地触动到,想起昨天爸爸对我说的话:“你讲话转工一事,你要想清楚先好,第一你无证,无特别技能独当一面,第二,而家揾工相当难,响市区工资低,如果系私人公司,工作时间长,唔一定有朝九晚五,你要揾到工先辞职,工资收入是否可以达到你要求,第三,你而家又要去学车,你边有时间顾及其它一切一事情,我唔知你何来咁多自信,一定要思前想后,唔好话先辞职后揾工,以免得不尝失,造成生活困难就唔好啦。”
刚开始我很抱怨,回复他,你从来没相信过我,从来没觉得我可以做得好。后来我想,那是我想躲回爸爸的保护伞里,爸爸的话成了我退缩的最好借口。
今晚莫名地觉得,爸爸的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我的宠爱,对我的牵挂,担忧。与其说,他不相信我的好,不如说,我始终是他最疼爱的那个小女孩,每当我安定下来,他就不愿我再跑出去闯荡,不愿我再折腾,受累。工作再累,至少他还安心,我能累也是好的。就怕每次重新出发的不确定性,反而是他最担心的。年纪越大,他越担心我的各种不确定性,他有心无力,又看不得我受苦。所以才急着这样提醒我。
也因为这样,我要更经得住折腾,动荡,变化,我要用我的生命,我的经历,告诉我的孩子,那不确定性不可怕,越不确定,越是机会,越是更好的可能。我不想有一天像爸爸担心我这样担心我的孩子,又无力帮助他们更多,最好的办法,就带上他们,和他们一起经历各种不确定,体会无限可能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