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嘻嘻
子鱼公号常驻作者,
擅写百姓烟火事。
1,
最近有个很火的视频不知大家看过没有,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和家人在海边玩,然后有段路需要爬一段又长又陡的台阶。
挺着大肚子不方便,所以孕妇爬得比正常人稍微慢一点,挡住了前面想要回头拍照的几位大学生。
其中一个负责给女生摄影的男生一看镜头被挡,十分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孕妇身边的阿姨就解释了一句,说:“孕妇,走不快的。”
男生立即反应极快地接了一句:“噢,残疾人啊!”
听了这话,孕妇生气地怼他:“你以后老婆不会怀孕生孩子吗?你老婆怀孕也会是残疾人吗?”
跟男生同伙的一个粉衣女生见状,走过来说:“孕妇走得慢就死胎,十个八个都死胎!”
孕妇不甘示弱,拿出手机对准这几只渣,于是就有网上令人发指的一段视频。
随后有网友将那几只渣给扒拉出来,居然是厦大的学生。
而厦大国际学院也很快发了声明,证明其中一名涉事女子已结业离校,他们将继续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换句话说,还真是他们的人!
网上骂声一片,倒不是网民素质低,任谁看了视频都得愤怒,辱骂行动不便的孕妇是残疾人,还用极快的语速脱口而出,显示他大脑运转比较快还是咋滴?骂人家十个八个都是死胎,瞧她那一脸刻薄相……
最让人担心的,这样的道德残次品,如果没有狠辣的教训能让他们悔改,将来流入社会,也是隐患。
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得出这种恶毒巨婴。
惟愿业力的羽毛,能有大山般的力量,责成他们的人性能生出一些悲悯。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很多往事……
当年我怀我家宝宝的时候,相比较别的孕妇茶饭不思,我饭量奇大无比,一顿能吃好几碗大米饭,没菜也行,给我一点辣椒酱,拌几条萝卜干,就能把饭干了,傍晚下班,路过一排饭店,其中一家川菜馆,回锅肉的香味儿,几乎令我寸步难行……然而,就算这么能吃,我还是瘦得很厉害,怀到8个月的时候,连人带肚子加一起,体重才100出头一点点。
那时年轻,也没感觉有多辛苦,每天正常上班,三天两头还要在江浙沪周边出个差。
某天,去苏州办事,回来的时候,公司司机有事不便接我,我只能坐公交,得倒两趟车才能到家。
天已擦黑,上车后我靠在椅背上休息,前面侧坐的一位大叔,一直盯着我看,可能看我小小一个人,长了张不成熟的娃娃脸,挺着个大大的肚子,有点可怜见的,他忍不住问:
“小姑娘,你这肚子几个月了?”
我说8个月了。
他眉头直皱:“月份这么大,你还到处跑?”
我说是的,我出差呢,平时有公车接送,今天出了点状况。
他又问我去哪里?
当得知我下车之后还要转车,他神色显得十分不悦,大声跟司机说:“等下不要进站,直接把这个小姑娘送到那个xx地!”
司机在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说:“你运气真好,他是我们大领导。”
就这么神奇,那辆公交车,多开了好几里路,直接将我送达目的地。
那时好懵,有点累,有点饿,嘴里说了很多感谢,也没具体问问那大领导姓甚名谁,究竟是哪个部门的领导,也没想着事后给人家送个锦旗啥的……但是这事儿,就像一朵花,一直美美地开在我心头,乃至后来对我的为人处事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会要求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做一些有温度的事。
哪怕别人不理解你为啥这么多好心。
我还非常相信,不管是钱,还是力,甚至只是一念祝福,一切合理且真心付出的能量,都会明里去,暗里回,甚至化成很多种美好的形式,来到你身边。
2,
还有件事儿,发生在我家娃小时候。
孩子不舒服,我带去南京看医生,我娘家那个村有位考出去的医科大教授,给我找了一位专家。
白天在医院折腾一天,天擦黑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准备打车去高铁站,偏偏赶上下班高峰,医院门口根本打不到车,刚巧看到有公交车进站,我寻思着要不坐公交吧,于是就抱着娃往站台走去。
在站台,有一对小情侣在吃面包,我的娃双眼紧紧盯着他们的面包,小声在我耳边嘀咕:“妈妈,我饿。”
我从家里背出来的零食,白天已经被我们消耗光了,原本打算去高铁站买汉堡,看孩子委屈兮兮的,我一阵心酸,于是鼓起勇气,对那对小情侣说:“你们能不能卖给我一个面包?我孩子饿了,我对这里不太熟悉。”
他俩一听,愣了一秒,然后先是女生递了一只面包给我娃,接着男生将一袋全塞了过来。
我要给钱,他们坚决不要,还很抱歉,说面包拆过袋了,但他俩每年都体检没有传染病,放心吃。
事过经年,我仍记得那晚的马路边霓虹闪烁,我这个外乡人,抱着讨饭的心情,开口问人家要面包,被对方盛情相待。
红日微风吹幼苗,湖上荷花初开了,这世界暗香浮动!
3,
我认识一位姐姐。
她也是远嫁,婚后婆媳关系无一丝温度,丈夫外出谋生养家,公婆不喜她生的女娃,从坐月子开始磋磨她。
远嫁的女子,好多人都有一个特点,当初娘家不同意,她偏死心踏地一脑袋扎进异乡围城,所以受了委屈,一般轻易不会跟娘家讲。
没钱,没经验,第一次生娃,不会带,奶水也不足,洗衣做饭都得自己来……一天深夜,她抱着孩子坐在床上,母女俩一起痛哭,大的是后悔了,害怕这种日子没尽头,小的是没吃饱,太饿。
她哭得昏昏沉沉,感觉有人在敲她窗户,斗着胆下床询问,隔壁老大娘的声音响起:“我给你送奶粉,你先拿去冲着喝一点,你喝饱了,孩子就会有奶水。”
她接受了这份好意,拿进来一看,四个大字:老年奶粉。
这显然是人家儿女孝敬老大娘的,老人家没舍得喝,省给她了。
她在20出头的花朵年纪,喝了整整两大包老年奶粉,也真给催下了不少奶。
这还没完,老大娘还让她孙子,一名15岁的少年,骑辆28大自行车,背着她们母女,去镇上用公用电话(她是70后,当时没有手机,座机也不是家家普及,所以那两大包老年奶粉在那个年代是很珍贵的补品),给她丈夫打电话。
姐抱着孩子坐在少年的车后座,内心五味杂陈,这孩子,又细又高,十分卖力地蹬自行车,背影孱弱,额头汗珠直掉,她让他抱孩子,她来骑,他憨憨地回:“奶奶说你刚生了妹妹,不能骑,会留病。”
这姐如今的生活过得十分花团锦簇,比如今年她的两个宝刚放暑假,全家立即安排出国游,姐姐看过很多美景,见过很多世面,但没有一处,能比当年她坐在少年自行车后面经过的那条乡间小路更让她内心充满爱和感动。
时间酿酒,余味成花。
你待世界如何,世界便如何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