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4
卷一·本输第二
14/17
原文: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原文译文对照:
~~~~~~~~~~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
以上诸输穴,都是五脏神气与外界环境之气相直通之体表部位。
五五二十五腧,
五脏神气所对应的五条阴经,每一条阴经皆有井穴、荥穴、俞穴、经穴、合穴,共五个输穴。五条阴经共计五五二十五个输穴。
六六三十六腧也。
六腑神气对应的六条阳经,每一条阳经皆有井穴、荥穴、俞穴、原穴、经穴、合穴,共六个输穴。六条阳经共计六六三十六个输穴。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
六腑的神气全都通过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在足部末端,与外界环境之气相通,且足三阳经皆在人体上部的眼旁、鼻旁,汇通于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
上合于手者也。
加上手少阳经在足太阳经上的下合穴、手太阳经在足阳明经上的下合穴、手阳明经在足阳明经上的下合穴,六条阳经在四肢末段部位,共有三十九个输穴。
~~~~~~~~~~
人体神气在十二经络中、于十二时辰里的遍历循环行程,如下:
~~~~~~~~~~
寅时,人体神气自肝经分支向上进入肺脏,开始沿手太阴肺经循行,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肺脏。即人体神气于寅时在肺脏最为集中活跃,以肺脏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卯时,人体神气从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流经虎口处手阳明经的合谷穴,入食指桡侧端头的手阳明经商阳穴,循行到手阳明大肠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大肠腑。即人体神气于卯时在大肠腑最为集中活跃,以大肠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辰时,人体神气于紧挨鼻翼两旁的手阳明经之迎香穴,循行入足阳明胃经的巨髎穴(面上紧挨迎香穴两旁),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胃腑。即人体神气于辰时在胃腑最为集中活跃,以胃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巳时,人体神气于足阳明胃经的冲阳穴处分支,通入足大趾内侧(足内踝所在侧)端头的隐白穴,自此进入足太阴脾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脾脏。即人体神气于巳时在脾脏最为集中活跃,以脾脏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午时,人体神气于心脏之心肌肉质中,从足太阴脾经流注到手少阴心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心脏心肌。即人体神气于午时在心脏心肌肉质里最为集中活跃,以心肌肉质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未时,人体神气于手小指尺侧末端,从手少阴心经在小指桡侧端头的少冲穴,入小指尺侧端头的少泽穴,进入手太阳小肠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小肠腑。即人体神气于未时在小肠腑最为集中活跃,以小肠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申时,人体神气沿手太阳小肠经在面颊处颧髎穴处分出的支脉,于目内眦(内眼角)处,流入睛明穴,进入足太阳膀胱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膀胱腑。即人体神气于申时在膀胱腑最为集中活跃,以膀胱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酉时,人体神气于足小趾末端的足太阳经至阴穴,流注到足小趾下面,再从足小趾下面进入足底涌泉穴,循入足少阴肾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肾脏。即人体神气于酉时在肾脏最为集中活跃,且以肾脏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戌时,人体神气沿足少阴肾经的长强穴分流,其中一支进入体腔内部,并上行至胸中心之包络(心包膜,即心脏表面之包膜)处,自此进入手厥阴心包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心包膜。即人体神气于戌时在心包腑最为集中活跃,且以心包膜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亥时,人体神气随着从手厥阴心包经自手掌中劳宫穴处分出的支脉,沿无名指尺侧端循行,经手无名指尺侧端头的关冲穴,入手少阳三焦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三焦腑。即人体神气于亥时在三焦腑最为集中活跃,以三焦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子时,人体神气于目外眦(外眼角)处,自手少阳三焦经的丝竹空穴处,流注到瞳子髎穴,入足少阳胆经,并以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胆腑。即人体神气于子时在胆腑最为集中活跃,以胆腑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丑时,人体神气沿从足少阳胆经在足背部足临泣穴发出的分支,入足大趾外侧(足外踝侧)端的大敦穴,经足大趾之足背面三毛处,入足厥阴肝经,并在此时段中,人体神气主要灌注肝脏。即人体神气于丑时在肝脏最为集中活跃,以肝脏修复更新工作为主导;
次日寅时,人体神气沿着足厥阴肝经自肝脏分出的支脉,向上穿过膈肌,上注于胸中肺内,再次进入手太阴肺经,开始下一轮循环。
~~~~~~~~~~
由以上可见,人体神气旺盛处的流转,从手阳明经转移到足阳明经、从手太阳经转移到足太阳经、从手少阳经转移到足少阳经。因此说,足三阳经与身体上部的手三阳经相合。
~~~~~~~~~~
由于阴经的通路比阳经为短,所以阴经的俞穴与原穴为同一穴位,而阳经却在俞穴之外分立出原穴。
~~~~~~~~~~
阴经之井穴五行属木。按五行之相生规律:
~~~~~~~~~~
木生火,则阴经之荥穴五行属火;
火生土,则阴经之俞穴五行属土;
土生金,则阴经之经穴五行属金;
金生水,则阴经之合穴五行属水。
~~~~~~~~~~
阳经之井穴五行属金。按五行之相生规律:
~~~~~~~~~~
金生水,则阳经之荥穴五行属水;
水生木,则阳经之俞穴五行属木;
原穴乃是因阳经路线较长而分出的俞穴分穴,故其五行亦属木;
木生火,则阳经之经穴五行属火;
火生土,则阳经之合穴五行属土。
~~~~~~~~~~
阳经诸输穴与其各自对应的阴经诸输穴之间,在五行属性上是相克关系:
~~~~~~~~~~
金克木,故阳经之井穴正克阴经之井穴;
水克火,故阳经之荥穴正克阴经之荥穴;
木克土,故阳经之原穴和俞穴,正克阴经之俞穴(阴经上原穴与俞穴为同一穴);
火克金,故阳经之经穴正克阴经之经穴;
土克水,故阳经之合穴正克阴经之合穴。
~~~~~~~~~~
由此可见,阳经与阴经相制相成,故医者可以利用阴阳经诸输穴的生克关系,进行或补刺法、或泄刺法的操作。
~~~~~~~~~~
老黄历择吉,2024.1.13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