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借一句很热的句子,开个头。
郑重宣布:正式退出春节档,来厦门同安同读。因为共读一结束,回去之后,新学期就开工了。
以读书的方式,在同安这个地方涵育自己,用文字的“热辣滚烫”来触发一些思考和行动,算是正式开学前一次诚意满满的“加油”。
01
昨日下午抵达,小逛了一下同安。
直到今日早上8点10分坐进会场,才咀嚼出“同安”的意味,小小地生发一下:
同为安心,同为安神,同为安定;
同安此时,同安此地,同安此心。
这次越读会的主题是“探寻学校战略的可能性空间”,又在同安举行,学校无论如何改革与变化,都应该是“同安此理”吧。
这次共读的书有两本:《重置系统——高水平育人模式的学校选择》《华为闭环战略管理》。指向学校“战略发展”,既有教育内部一些学校案例探寻实践,又有企业发展的样态迁移,“同安”发展,扩大“可能性空间”。
02
卢志文校长以《创变:找寻教育可能的“确定性”》为题,进行了讲演。
他的讲演充满了时代的力量,审视的力量,以及对当下这个时代清醒认知与变革的力量。
他从“创”的解词开始——“开始、首次”“创伤、伤口、伤害”,阐释了“创新”的两层含义:
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或方法……
生了新的伤口和造成了新的伤害……
他说:“所有肩负教育之责的人们,应该走向迎接我们时代的不确定性的最前哨!”这是每一位教育明白之人的使命所在。
他说:“创新,首要打破的是思维定势。做一切事情都有规矩,唯有创新没有规矩。没有新的要素,只有新的组合。”是的,创新就是要找准当下的痛点、难点、卡点、堵点……直白一些,就是直面当下的困难而去,换一种思路,换一个理念,换一条赛道,只要目标明确,能够解决问题,也应该是一种创新。
只是有些问题的归因,是系统的问题,就需要“创变”,需要重置。
03
郝晓东博士以《新教育教师读书:从读书会到读书社群》为题进行伴读分享。
他以“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初步成效”为框架进行分享,让与会者对新教育如何抓教师读书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展示了新教育对教育阅读的超然追求:把读书当课程做;让教育变得更有趣。
有愿景,有行动,有能引领的高手,有一群能够跟进的人,这样的读书社群值得推广与跟进。
邱华国校长以《校长先读:理念、目标与行动》为题进行伴读分享。
他的分享,让我对教育阅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说是系统重置。
理念有“五先”:首先、率先、优先、领先、先读书。“校长的书柜里,装着学校的未来”,指出了校长阅读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目标有“双维”:抬高校长认知的“下限”——走出低层次重复和远离常识性错误;抬升校长认知水平的“上限”——进一步解放自己的“思想”和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行动有“六有”:有书,有时,有场景,有伴,有导,有展评。
提醒有“四忌”:忌“读吧,随意”;忌简单行政化;忌为读书而读书;忌夸大读书作用。
他提出了“藏读”这个词语,先收藏再阅读,我发现我是一个真实的“藏读”者,未雨绸缪式的屯书,可以提倡,但也不能太过了,还是需要去亲自翻开的。
他提出了读书的三种共识:“读了,再说”“读到,为好”“读破,为本”,目前我们基本停留在“读了,再说”这个层次,要想达到第二和第三,需要团队引领,更需要自身有很强的定力。
04
关于教师阅读,网络上论述已经有很多。然,教师阅读的现状摆在那里,令一些学校管理干部堪忧。
晚上的研讨沙龙,郝晓东博士的分享,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说:“阅读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最重要的目的要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研究意识,才有阅读的需要。
试问:我们在做教师培训时,有多少时候是奔着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呢?很多时候没有分清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确不能激发老师的内生驱动力。
他还说:“成人的读书分为两类。一种读书是学以致用,是实用主义,一种读书是学以致知,是对知识的好奇,为求知而求知。第二种是更健康的非功利的阅读。”所以,学校的读书会,是应该分层级,分类型的,而不是将所有人放在同一个需求层次上,教师的发展本来就是个性化差异很大,所以也就成为一个战略性的思考话题,要放在一个更大系统里去思考,阅读只是其中的一个途径而已。
这样的同读活动,适当将一些未知的变成已知,也就没有那么迷茫了,也才能同安今天的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