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在经济学中也称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简而言之,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生活中处处都是成本概念的应用,只要我们面临选择,我们就需要考虑成本:假设我今天中了个小奖,奖品A是10元,奖品B是20元,规则只允许我选择一项。如果我选择A,那我付出的成本就是我放弃的B,就是20元;如果我选择B,那成本就是10元。
假设我找女朋友,有两个选项,聪慧的女孩A和漂亮的女孩B,A我只能选其一。如果我选A,那成本就是不能选漂亮的B;如果我选B,那成本就是不能聪慧的A。
当然,上述两个例子只是最简单的情况,如果我找女朋友的范围非常大,那成本的大小也就很难计算了,因为不容易明确哪个才是最大的代价。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就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斯蒂格利茨在这里不但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沉没成本,而且还指明了我们对待沉没成本应持怎样的态度。
今年5月份,我开始使用英语流利说APP里面的懂你英语的模块学习英语。这是一个付费的APP,一年收费966元,但是有个激励措施:如果一年内学习时间及学习效率达标,返还1200元。根据上文的分析,学费966元为沉没成本,一旦付出便无法收回;而返还的1200元为付费后不努力学习的成本,不努力学习,那自然不会达标,也就得不到返还的1200元。这是一项非常棒的激励措施,通过提高不努力学习的成本来刺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与此相比,健身房会员花费数千元办理年卡,最终能坚持健身的比例却非常小,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放弃健身没有这样的成本。(其实这就是开健身房盈利的最大秘密。)
然而,明知不学习有1200元的成本,我有时学英语还是会懈怠、偷懒,可能是因为这个成本不是即时的,另外对于全年来说,金额也不够大。
分析清楚原因,那对策也就自然方便找到了。我找到陶维英学友,和她订立了对赌协议,我们双方每天学习懂你英语互相打卡,学习时间未达标的,发给对方10元红包。之后我又向007的学习搭档林萍萍承诺,若我某天学习时间不达标,发红包100元。自从把我每天不学习英语的成本提高到110元后,我再也没有哪天“忘记”学习过。
经济学思维:
有选择才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做选择时需要考虑成本,忽略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