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一个人觉醒的起点是觉知。也就是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这部分内容,无意识地“模仿”周围环境,被他们所“同化”。觉知能力强的人能够觉知到环境对于自己的不利影响,并主动跳出。
一、反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意识不到其中的各种细节。只有当我们跳出当时的环境,才能够看的更清楚。所以,每日的反思是必需的。当我们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时,能够不带情感地对于当时经历做出评估,并结合各种其他信息来判断今后的安排。
1.反思的底层原理
- 符合“触动学习法”
当我们被某事所触动时,往往这件事是在我们成长的舒适区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历是印象深刻的,学习是有效的。
- 运用“元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学习,审视自己思维上存在的漏洞。比如,当我们做完一道题之后,可以对于整个过程做一次回顾,可能会发现不严谨之处。另外,回顾错题也是一种好的方法,能够纠正自己错误的思路。
- 遵守“刻意练习”
我们需要在练习时带着明确的目的,将模糊的地方训练得清晰。这样才能获得成长,在以后的相同问题中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补充:学习之后的正确思路仍被局限在一个认知范围中,其他更优的选择和方法需要向更加厉害的人学习才能获得。
2.反思的要点
- 不要被形式所束缚,怎么舒服怎么来。可以遵循 what-why-how(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么做更好)的思路来整理。
- 理性地去分析。不要加入过多的情感因素,否则既让自己很累,又没有效果。
- 坦诚对待。不要隐瞒什么东西,接受自己的内心深处丑陋羞耻的想法。
- 列行动清单。在分析今后怎么做时,不要用暧昧的语句,比如更加。将后面的做法变成能够具体实施的行为。
- 多阅读。一方面能够增加自己的更优方案可选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触动敏感性。
二、三个大脑
人有三个大脑会影响我们最终做出到达选择: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主管认知)。不用动脑的娱乐消遣行为深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喜爱,因为他们更倾向于保存能量,及时行乐,比如喜欢舒服地躺着,喜欢打游戏,遇到困难想逃避,或者情侣之间打扑克等。我们会不自觉地去选择短期内更能满足生物本能地选项。书中被作者总结为避难趋易(喜欢在舒适区内,逃避难题),急于求成(凡事都想立即看到效果,对不能立即满足的事情缺乏耐心)。
1.觉醒是让理智脑更强壮
理智脑更加强壮的话,我们就能够在现代社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 目光长远,走出舒适区。
- 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看到隐藏的收益延时满足。
- 保持耐心,能够做长期收益的事情。
- 抵制诱惑,有自己的思考,不再人云亦云。
另外,理智脑无法直接与其他脑相对抗,因为能量不够(比如我们会感觉自己被情绪所控制)。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智脑来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获得做事情的动力。
2.克服焦虑
作者将焦虑总结成了 5 种类型:完成焦虑(日程安排太过紧张,感觉做不完),定位焦虑(将自己和最厉害的人做对比,感觉自己很菜),选择焦虑(不知道选择什么,感觉想逃避主动选择带来的后果),环境焦虑(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感觉计划被影响的烦躁),难度焦虑(做有难度的事情,感觉到自己能力不够)
焦虑源于两个核心原因:1.想同时做很多事,2.想立即看到效果。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同时做很多事,或者没办法在做的事上看到效果时,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一个可以首先突破的核心原因是培养耐心。
3.培养耐心
我们首先需要理解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由于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当我们做一件事看不到结果时,我们就会本能地感受到烦躁,想要放弃。与耐心相对的,便是即时满足,习惯性在舒适区中徘徊,便是一种缺失耐心的表现。
- 认知到事物宏观发展规律
认识到事物积累的规律是复利,要想这样的增长,则需要我们选择正确方向,在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并始终在拉伸区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平台期组成的,清楚自己所在的阶段 将极大增加自己的耐心。
这是宏观上的规律,在微观上,我们在此基础上有更加具体的措施。
- 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这张图解释了 学习->思考->行动->改变 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学习的内容引发了我们思考,进而采取行动,最终让我们有所改变。在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改变量上。如果只通过读了多少篇论文,读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编程题,写了多少代码来判断的话,我们将陷入指标性的攀比中。停留在表层的话,我们会陷入什么都想学的焦虑中,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 在我当前水平下,什么内容是我的拉伸区域。****在拉伸区域中,要投入绝对的注意力****。
3.面对自己的天性
- 不要对自己表现出的急躁,焦虑,不耐烦感到自责和愧疚,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时,深呼吸几口气,平静分析原因。
-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当自己情绪本能想要立即享受时,试着用理智脑去沟通,延迟享受的时间。
- 尝试在所做的事情中去发现乐趣,让本能脑和情绪脑爱上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