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前还在惆怅写点啥,八点多下班,到家九点半——更准确的说法是到住的地方,这里没有我的家,便是再多的灵感也换成了疲惫,手放上键盘,突然想聊聊工作和事业的那点事。小时候想当科学家,因为那个时候教给我们的梦想就是长大当科学家,小时候会傻傻的说想在银行工作,因为银行每天都会接触到数不清的钱,钱可以买好多东西——这我是知道的,然而长大了呢?我记得我开始思考工作,想着以后干什么便是从高三开始的吧。填志愿之前,首先声明,我不会考外地学校,便只剩下重庆本地的几所学校,也没必要太多的纠结——大学嘛,有文凭就好,带着这种心态,问题便简化为了以后想干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确定一定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第一志愿——国际贸易——落选,读了化学,也在学业上荒废了四年,直到大三,自学编程,多啃了几本书,泡了几天自习室,初生牛犊不怕虎,面试——不会,我可以学;非专业,我可以学——一切因为我喜欢。大四实习,转正,第一家公司呆了将近两年,从初学小白到初露峥嵘,更该称作蜕变吧,对于这个行业也算是初窥门径,我不懂,我可以学——这才是黄金法则。匆匆到了北京,一方面看看更大的世界,逼着自己成长,另一方面也算是金蝉脱壳,那些同事教了我很多,可以说是真正把我领上这条路的人,只是公司确实乏善可陈,到北京再找工作——便是为自己赚得些许心安吧,逢年过节,送上两句问候,偶尔聊聊技术,聊聊对于产品设计的理解,这已是后话。到了北京,很快找到了工作,很小的公司,公司氛围一般,反正工作嘛——只是为了在北京安顿下来,至于其他,便是以后再考虑的事。第二家公司呆了一年——略出乎意料,八月底到的北京,十月伊始便打算着辞职,所幸还略得老板赏识,便坚持呆了下来,直到最后——关于设计的分歧,我无法接受的地方——裸辞。第三家公司,呆到现在,自面试便挺中意管理者,真正做技术的人是不一样的——技术有时候需要的只是沉下心——打磨,产品即艺术品,所谓的技术也只是为设计服务而已。我曾经读到经营公司的黄金法则: 跟公司价值观是否相符,公司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能不能靠这件事生存,把自己当作公司来经营,便是: 喜不喜欢自己职业,自己适不适合做这行,能不能靠所做的养活自己。以此作为人生的信条,自会把工作和事业分得很清楚: 工作为了赚钱,只是一场等价的利益交换,给多少钱干多少事,我可以干更多的事,前提是对我有更大好处,而事业呢——那就是我愿意做的事,或许应该叫付出或者奉献吧。经历了三家公司,观念却越来越模糊,从第一家公司无论经理怎么提醒都不加班到现在,或许我依然坚持工作小于生活,生活平行于事业,但我会在这前边加一项,喜欢——大于生活和事业,在工作里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在生活里找点自己喜欢的事。
和自己的对话: 工作和事业的那点事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