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鲁迅先生离开了!
也许在我们中学时代,鲁迅这两个字,意味着更多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看上去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他的文字像他给人的印象,不拘一笑,严肃认真,让人不敢随便对待,也不敢靠得太近。
喜欢上鲁迅,是这个夏天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考研的重点,大约也不会十分关注他,但一旦试着去认识他,就不可能不喜欢他。你要我说些什么呢?关于他,我的文字不够,我说不出来,要说的可以有很多,但都不够。我不能说我十分了解真实的鲁迅,也不敢妄言我懂得了他笔下的文字,我对于他的喜欢,更多的是在别人的文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我心中鲁迅的样子。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文章,每一次别人笔下的他总能给我更多喜欢他的理由。
除了他给人文学战士的印象,其实生活中的他平易近人,每一封青年来信都回信,即使是在自己病重时期也会给别人的文章做修改,喜欢吃小零食,喜欢坐汽车,喜欢木刻画,喜欢收藏些小玩意儿,在平面设计和书籍装帧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爱记日记,通常是些极琐碎的事情,甚至于自己每一笔的开销……
当然,不得不承认我更感动的是“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秋夜》)的他,把生活用力活,和一切我不信的做战斗。相对于老庄的出世无为,我更愿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鲁迅在《影的告别》里说: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鲁迅是孤独的,一直都是,他思想到达的高度,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懂得他,和他倾心交流。他只能不停地写,在黑暗中独行。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我不喜欢叫鲁迅先生,总觉得加了先生二字就把他抬到了一个高度只能供人仰望,我是仰望他的却又不想仰望,我不想和他那么生分。鲁迅说过希望自己的文章有一天人们不再读。我想,他并不愿意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鲁迅吧。
鲁迅离开,至今80年。80年前没有我,80年后也没有我,我在这样的一个清晨,窗外的天还未明,鸡刚叫了两三声,灯光照着孤独,正如他生前每每写作到天明的样子。我在这样的清晨,纪念他!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诗里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是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可他自己却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所以,我们终究可以去哪里寻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