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讲了这么久,人、货、场也提了这么久,so 你觉得什么是新零售?
整本书围绕着如下两张图展开。第一张图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
Q1、什么是零售?
A1、连接人和货的“场”;其中“场”包括信息流(商品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资金流(交易支付)和物流(商品的流动,人直接把货带回家或快递上门都叫物流)。传统零售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紧耦合在一起(设想你之前去超市购物的场景,看到喜欢的东西收银台现金支付,自己把它们带回家,一边看一边卖一边就带走了),基本感受不到三者的独立存在。
其中“人”相关的内容包括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就是“销售漏斗公式”;
其中“货”的流动链条包括D(设计)-M(制造)-S(供应链,如各种代理和分销商)-B(大商场等)-b(小商铺)-C(顾客),货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D-M,创造价值成本)和交易成本(B-b-C,传递价值的成本)。降低定倍率(最终售价/生产成本)是新零售的核心。
Q2、什么是新零售?
A2、与传统零售相对而言,新零售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交易效率。目前的新零售指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高效的零售。
从人的角度来讲,新零售就是通过优化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数据表现,提升零售效率。
从货的角度来讲,新零售就是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产销周期、降低库存积压,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定倍率。
从场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数据赋能优化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
Q3、为什么要有新零售?
(1)用户需求:性价比、购买更便捷、购物体验更好(一直存在的需求,推动零售发展)。
(2)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线上电商获取流量吃力,遭遇增长天花板;
(3)技术驱动:移动支付能力、大数据能力、设备生产能力等。
最终产生了线上线下全渠道结合、数据经营和管理、设备设计改造的新零售;
Q4、如下一张图回答了“怎么做新零售”的问题?
从零售包含的三要素——人、货、场三个角度切入
(1)用短路经济(缩短商品销售路径,降低交易成本)思路来做新零售,
如C2M、C2B、M2b(名创优品)、S2B(天猫小店)、M2B(Costco)、C2C(闲鱼)等;
(2)用数据赋能场:
a、数据赋能线上信息流的高效性和线下信息流的体验性;网上聚合信息,线下提升视听触觉体验,线下店逐渐变为品牌体验店,来代替代理加盟店,承担品牌传播、提升用户满意度的作用。
线下信息流的优质体验有助于促成高体验值商品的销售,比如小米的平衡车在线下销售量比较高(因为新事物用户需要体验才能购买)、小米高配手机在线下销量更好(需要实地感受差异)。
b、数据赋能线上资金流的便捷性和线下资金流的可信性;支付宝用数据建立了新的信用体系。
c、数据赋能线上物流的跨度性及线下物流的即得性;
人和货不一定要在商场相见了,按照物流的方向划分,之前的零售模式为“人找货”:货离你尽量近后,等着你去找它。但人找货有一个缺点,受距离的限制较大。一个人的生活半径有限,能找到的货,永远是极少的。人们之所以感叹万能的淘宝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的活动半径中,接触不到多少货。新零售是货找人,下单后货通过物流来找你。
大数据让线下物流的即得性和线上的跨度性结合起来。首先,大数据让你在网上加入购物车/下单后,货就按需分配到离你最近的仓库,让货离你更近;其次,物流行业的无人送货等让物流更快。
(3)用数据引爆线下门店的坪效革命
选址提升流量(如小米之家选址对标快时尚)、选品提升转化率(小米的爆品及大数据选品)、带货提升客单价(连带率,卖点相关产品)、高频打低频、打通线上及线下(安装app)提升复购率。
小唠叨:
最近的4个感受:
1、“商业模式”要比用户体验“性感”很多;
2、商业模式一开始的“顶层逻辑”已经决定它能走多远了,“顶层逻辑”也是靠“经验”总结来的;看表面很容易,看懂商业模式比较难,就算看懂了也未必会抄对;
3、懂数据的才是王道,但我不懂,像个瘸子。
4、不浪了,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儿,恢复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