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豆瓣读书
书名:《望春风》
作者: 格非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去泰国老挝之前,一口气在亚马逊上买了好些书的电子版存在kindle里,以解旅途中的偶尔无聊。因为恰逢年底,很多媒体总结了一整年的优秀新书,正好从中选择,《望春风》和刚读完的《一百年漂泊》都几次出现在不同的榜单中,就都一起买来。
《望春风》的名字起得令人遐想,颇有韵味,整部小说描写了“我”从小到大的周围一群人的故事,用群像绘时代,说小地方几十年的变迁。
小说的名字,是“我”一直埋在内心的期许,往小了说,是对抛弃自己的母亲的难以言说之复杂情感,再深刻点儿,是“我”最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伴随“我”的成长,周围人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故事,作者通过书中的人物、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乡村几十年变化的感触。
心有余而力不及,是我读后的感觉。用乡村题材表现人性、体现时代剧变,是功力深厚的人深处时代之中,才有可能做到的事。且不论“功力”二字,光是这样一个七彩斑斓的现代都市,就给穿回那个乡村时代带来层层障碍。记得《奇葩大会》里有个选手,在表达他对中国摇滚乐的态度时,大意是说当年那些人的呐喊只是因为穷,而一旦过上自己梦想中的富足生活,就再也没有呐喊的冲动,成为他们当初最讨厌的一类人。作家们生活小康再去写乡村题材还能不能打动人,和为呐喊而呐喊的歌手还是不是摇滚,是差不多的问题。
在我们的乡村文学里,是不是一定要有孤苦的主人公,名声不好、似乎跟村里每个男人都有“腐化之事”的风韵妇人(而她一定会有个“窝囊丈夫”)、不招人待见的人民干部、在特殊年代深藏特殊故事的迷之村民、在改革开放中一展身手扬名江湖的村中混混,以及在这些村民间的各种恩怨情仇男女情事。如果这都为乡村题材的要素,那是不是都要沿着同一个脉络写。
书中人物不少,刻画平淡,故事挺多,记忆深刻的有限。两三天,《望春风》像杯白开水,我喝了下去,没有太多滋味。同是浓缩几十年光阴描绘时代缩影,远不如《一百年漂泊》来得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