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主要谈谈我对佛法的一些认识,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法。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本文仅作“科普”之用,无法进行深度的阐述,所以各位贤友若感兴趣应自行查阅佛典或上网检索。此外我还会在文末推荐一些“开卷有益”的书目。
此文前半篇是略述我对于“戒、定、慧”的理解。但戒定慧三学涵盖的范围实在太广,作为开头部分,不免令此文有头重脚轻之嫌,鉴于能有效架立起一座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所以此举还是很有必要的。
后半篇则简述我对于“皈依”与“善”的理解,以期扫除一些迷信色彩,给你做个参考。
当然因个人能力有限,本文难免有许多错误与疏漏之处,为此我请求你的原谅。
正文:
佛法不是形而上学,也不是万金油,如佛所说:我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
也就是说,佛法是一种教导我们如何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苦”的唯一方法。
佛法就是教导我们从认识什么是“苦”、 产生“苦”的原因、“苦”是否能够真正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彻底熄灭和什么是熄灭“苦”的方法开始,进而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彻底地熄灭“苦”,证入涅槃的方法。
在《杂阿含经·四九十》中这样描述涅槃: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如果一个人认为生活是幸福的、圆满的,对痛苦无感,对于解脱痛苦也不感兴趣,那我想实在没有学佛的必要。
悉达多太子之所以出家修行,就是认识到老、病、死的痛苦真相,认识到自身同样受制于生、老、病、死、愁郁与烦恼,所追求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尤其是死亡,可以瞬间推翻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成果。
太子看到了欲望的过患,进而对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产生了极大的虚幻感,最终下定决心要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他成佛了。佛即觉悟的意思。佛陀即“觉悟的人”。那么佛陀是如何成佛的呢?从《阿含经》的描述中,可以将觉悟之法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学的定义”:
什么是戒?什么是戒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戒有什么功德?出家人有哪些戒?
此文仅作“科普”之用,所以一切解读从简、从俗,以便于你理解。
什么是戒?《清净道论》云:离杀生等或实行于义务行者的思等之法。通俗的讲,即保持行为、语言的无过失,以及让身心持续住立在善法中。
戒的特相:戒行即是相,如持守五戒、十戒、比丘戒等。
戒的作用:摧毁恶行、具足诸善以及无过失。
戒的现状: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戒的近因:惭愧心。
什么是戒的功德?
持戒有无悔的功德,并能持续净化我们身、语、意的杂染,使我们保持身、语的好习惯,令人身心持续住立于善法中。如此使人俯仰无愧、无所畏惧。
诚如佛陀所说:“比丘们,一位有德行、具戒之人的愿望,藉由清净的行为能如愿以偿。”——《增支部·八集·第35经》。
再者,佛陀说:“如果你们能布施一位有德行、具戒的受供者,它将带来极大的果报。”
所以一个舍离杀生、拒绝杀生、有惭愧心、怀有怜悯、始终利益、同情一切众生的比丘,它不当只净化了自己,也能给他人培养福德的机会,他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者。
在经过戒行的训练后,比丘的身心就能得到调伏和清净,由此便具足了正知、正念和知足,为之后修行定、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家人有哪些戒?
出家戒通常指四种戒:
1、巴帝摩卡律仪戒:即比丘227条学处或比丘尼311条学处,巴帝摩卡即护解脱之意,保护修行者得达涅槃。能防护身、语故名律仪。
2、根律仪戒:以正念守护六门感官,遇到可爱所缘时不让心执取,遇到不可爱所缘时不让心排斥,防止恶不善法流入心中。
3、活命遍净戒:是有关比丘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方式,他不应以不适合比丘的方式获取必需品。
4、资具依止戒:即如理省思所获得的衣、食、住、药四种资具,省察使用它们的正确目的。
“定学的定义”:
什么是定?什么是定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定有什么功德?定有几种?修定有哪些方法?
什么是定?解释有多种,觉音尊者云:善心一境性为定。
即将心移除了不善的五盖,并清晰、不散乱、不杂乱地安住于一个目标中。
定的特相:不散乱。
定的作用:消灭散乱。
定的现状:心的不动摇。
定的近因:乐。
定有什么功德?
定可移除障蔽身心的五盖,分别是:欲贪、嗔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怀疑。
也即是说,在禅定状态下,世间的种种臭秽,如:五盖、骄慢、愁郁、嫉妒等种种不善心,都能被镇伏下去,如此禅修者将会体验到无上的宁静与喜悦。
下面我将从《长部·沙门果经》简录一段佛陀对于定的开示:
他托钵归来,盘腿而坐,使身体正直,置念于鼻端。舍弃了对世间的贪婪后,始终离贪之心,使心从贪婪中得到清净。舍弃恶意和憎恨后,始终怀有关心一切有情的慈爱之心,使心从恶意和憎恨中得到清净。舍弃呆滞和昏睡后,离呆滞昏睡,始终觉知光明、正念、正知,使心从呆滞和昏睡中得到清净。舍弃杂念和烦忧后,心无杂念而住,内心平和,使心从杂念和烦忧中得到清净。舍弃怀疑后,超越怀疑,始终不疑善法,使心从怀疑中得到清净。
修定可使一个人的心从粗重的五盖中解放出来,正如一个奴隶从奴隶身份解放出来,获得自主权;或一个囚徒从监狱中释放出来,重获自由;或一个债台高筑的人,终于还清债务,扔掉重担。
由此,他的心就生起了欢喜,由欢喜而生禅悦,由禅悦而身体变得轻安,由身体轻安而感到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他的身体由离(五盖)而生的欢乐所流动、充满、灌注和遍及。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离所生的欢乐所充满……
再者,比丘平息寻伺,进入内心净洁合一、无寻无伺、充满由禅定所生、有喜有乐的第二禅。他以禅定而生的欢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禅定而生的欢乐所充满……
再者,比丘离除喜悦,安住于平静心、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到圣者所说之安乐:“他安住于平静心、正念。”他进入第三禅而安住。他以无喜之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无喜之乐所充满……
再者,比丘舍弃乐,舍弃苦,由此消除先前的喜与忧,进入无苦无乐、舍念清净的第四禅。他以此清净、明澈的心遍布全身而坐,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清净、纯粹之心所遍布……
当心经过禅定的训练之后,由此变得安定、清净、明澈、无暇、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转向神通。他实现各种神通:由一身变成多身,由多身变成一身;出现和隐没;不受阻碍地穿越墙、垒、山……;钻入和钻出土地……;在水面行走……;盘腿遨游于天空……;能听到天声人语,无论远近……;能以自己的心辨别、了解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能回忆起许许多多过去生……;能看到有情的死亡和转生……
有禅定体验的禅修者,往往会滞著于强烈的喜乐的觉受当中,他们认为这就够了,已经找到可以代替感官欲乐、迷幻药的东西了,不想再往前走了。但这是贪恋于小乐,而舍弃大乐。因为禅定的本质也是无常、苦、无我,涅槃之乐才能安稳与不变易。如《长老偈》所说:
“涅槃确是至乐!此是正等觉者所说。”
而经由禅定可以开发种种神通。如:神通神变、记说神变与教诫神变。其中佛教的五神通属于神通神变和记说神变,可以通过十四御心法来开发。
而佛陀所教导的导向寂静与苦灭的涅槃,即是教诫神变,这种教导能让人们在这一期生命里创造非凡的奇迹。
所以经典里佛陀虽然知道定力圆满的弟子有能力展现种种神通异事,但佛陀教诫他的弟子不应轻易的展现神通,因为他希望他的教法展现出纯正的光亮,而不是靠神通来吸引人。
定有几种?
在此仅将“定”分为两种:近行定与安止定。
一、近行定:指邻近但仍未进入安止定的定,此时心已镇伏五盖,但五禅支还不稳固,尚属于“欲界”之定。
二、安止定:巴利语指受到高度提升的“寻”心所,它把相应的名法深深地投入于目标里,使它们安止于其中。此时诸禅支已稳固,以善速行心次第转起,可长时间保持。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种定以及出世间的四种果定都属于安止定。
此外,以概念法为所缘的定,属于世间定,如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以涅槃为所缘的定,属于出世间定,如四种果定。
修定有哪些方法?
佛陀根据不同人的根性,一共开示了四十种修定的业处:
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
十不净: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寂止随念。
四梵住:慈梵住、悲梵住、喜梵住、舍梵住。
四无色:空无边处业处、识无边处业处、无所有处业处、非想非非想处业处。
一厌恶:食厌恶想。
一差别:四界差别。
以上有十种只能证得近行定,即:八种随念(除入出息念和身至念)、食厌恶想、四界分别。
其余三十种可证得安止定。
“慧学的定义”:
什么是慧?什么是慧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慧有什么功德?慧有几种?修慧有哪些方法?
什么是慧?觉音尊者云: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
通俗的理解,慧即了知之义,即如实知见法的真相,使人断除错误的见解。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是法,我们的身体和心也是法,以智和念观照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真相,就是见到真实的法,反之,则是概念法。
慧的特相:通达诸法的自性。
慧的作用: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
慧的现状:无痴、不迷惑。
慧的近因:定或如理作意。
慧有什么功德?
修慧实有无数功德,如净化有我、人、众生、灵魂等邪见,透过观智可以如实知见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摧破种种烦恼、尝受解脱之味、体证无上涅槃等等。
当一个人的心,经过戒学和定学的净化之后,他的心将具足安定、清净、明澈、无暇、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等种种殊胜的特质,他能引导、调整心以达到智见,断除诸漏。
他如实了知:“这是苦。”他如实了知:“这是苦集。”他如实了知:“这是苦灭。”他如实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他如实了知:“这是诸漏。”他如实了知:“这是诸漏集。”他如实了知:“这是诸漏灭。”他如实了知:“这是导致诸漏息灭之道。”
如是知见,使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长部·沙门果经》
慧有几种:
慧体有五支,可细分为十六观智:
第一支——见清净:辨别名色法的特相、作用、现状与近因。
1、名色限定智:辨识每种色法和名法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见清净能协助禅修者清除“永恒之我”的邪见而得名。通过辨识因缘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能清楚了知它们的背后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存在,也没有所谓的有情、灵魂、男人、女人、天人、饿鬼等。
第二支——度疑清净:辨识名色法的缘起。
2、缘起智:辨识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世的因与果的特相、作用、现状和近因。通过缘起智,禅修者了知现在的五蕴身并不是无端生起,也不是上帝所造,而是因为过去的无明、渴爱、执取、行与业而生起,从而断除对因果和轮回的怀疑。
第三支——道非道智见清净:分辨正道与邪道。
3、思维智: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凡是生法,皆是灭法。一切的行法(客观世界)都有以下三相:一是“坏灭而无常”,没有永久、恒存的事物。二是“无常逼迫”故为苦,因为一切无常之法都不可靠而可畏。三是“无实质而无我”,因为名色法中并没有我、实质或主宰者,只是因果律支配下的基本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4a、弱小的生灭智:生灭智即观照诸行法生灭之智。此时生灭智尚未成熟,可能生起十种“观染”。(详见《正念之道》)
第四支——行道智见清净:从强力的生灭智开始到随顺智。
4b、强力的生灭智:禅修者克服“观染”后,生灭智开始变得成熟、强力和敏锐。
5、坏灭智:禅修者不再作意诸行法的生起与住时,而只是观照它们的坏灭,这即是坏灭智。
6、怖畏智:当禅修时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行法坏灭时,觉知在一切生存界里不断坏灭的这些行法是可畏的。
7、过患智:通过觉知一切行法的可畏,禅修者照见它们为毫无实质、不圆满、毫无可取且只有过患,也明了只有摆脱因果的束缚,到达无生无灭的涅槃才是安全的。
8、厌离智:当知见一切行法的过患后,禅修者对它们感到厌离,不再欣乐一切生存界的任何行法。
9、欲解脱智:这是在观照时生起欲脱离一切行法的愿望。
10、审察智:为了脱离行法,禅修者再以种种方法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当他清晰地审察诸行法的三相时,那即是审察智。
11、行舍智:在审察之后,禅修者照见诸行法当中无一物可执取为“我”及“我的”,因此舍弃了怖畏与欣乐两者,而对一切行法感到中舍,以平等、平衡、无著的态度来对待,如是生起了行舍智。
12、随顺智:这是在出世间道心路过程里,于种性心生起前的欲界心。被称为随顺是因为它顺着之前八种观智的作用以及顺着之后道智的作用。
*13、种性智:种性智既非行道智见清净,也非智见清净,虽然此智与道智一样,缘取涅槃为目标,但它并不能像道智一样驱除覆盖四圣谛的烦恼,只是起到“更改种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从凡夫种性进入圣者种性的转变点。
第五支——智见清净:四出世间道智。
14、道智:紧接着种姓智之后的道智安住在同一涅槃中,涅槃里面没有诸行(缘起现象),因为涅槃是诸行的寂灭,摆脱了因果的状态。
15、果智:紧接着道智之后的智慧属于最后阶段,是其之前的智慧的过程的持续。它安住在同一涅槃中,涅槃里面没有诸行,因为涅槃是诸行的寂灭。
16、省察智:在四出世间道每一者之后,禅修者通常都会省察道、果与涅槃。如实最多有十九种省察智:首三道每一者都有五种(即省察道、果、涅槃、已断之烦恼、未断之烦恼),而第四道则只有四种,这是因为阿罗汉已没有未断之烦恼。
修慧有哪些方法?
修慧的业处只有两种,即:色业处与名业处。
色业处即是以色法(身体)作为观照的目标,佛陀在教导色业处时,教我们以简略法与详尽法来修习四界差别,比如观察身体的四界的十二特相,即地界: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流动、黏结;火界:热、冷;风界:支持、推动,最后破除三种密集,如实知见究竟色法,了知色法无常、苦、无我三相。
名业处即是以名法(心)作为观照的目标,根据佛陀的教法,名法是以一种心路的形式生起,一个心路中有许许多多的心识刹那,随后也有许多离心路心生起。所以名业处就是观察六门心路过程心与离心路过程心的所有名法(微观的精神现象),了知其无常、苦、无我三相。
“三学”的关系:
以上便是戒、定、慧的简略介绍,此三者相辅相成,次第严密。详细内容可参照《清净道论》。
佛陀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曾开示说:“修‘戒’成,则‘定’有大果报、大利益。修‘定’成,则‘慧’有大果报、大利益。修‘慧’成,则心能完全从欲漏、有漏和无明漏解脱。
另外在《长部·种德经》中,佛陀也开示道:“婆罗门,慧由戒而清净,戒由慧而清净。有戒则有慧,有慧则有戒。凡戒德全面者有慧,有慧者则有戒。”
戒、定是基础,戒行和禅定能够暂时削弱烦恼的力量,但并不能根除烦恼,烦恼仍然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一旦因缘和合,它们就会生起,而慧学就是断除烦恼的利剑,是解脱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等等的唯一方法,是佛教所独有的教授。如《法句经》中云:
一切行无常 ,一切行是苦,一切法无我,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意思是说客观世界的现象皆有无常、苦、无我的性质,像历史书里的伟人、伟事、伟物都已成为过去,消失殆尽,沧海桑田。
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我们几乎都曾做过每一种人——男人、女人、富有、贫贱、有学问、有权利等等,为何这一生还要一样?
简单运用“无常、苦、无我”:
当佛陀和圣弟子们借助着禅定所开显的宿住随念智时,他们回忆起许许多多的过去生,观察到诸行的无常,诸行的不坚固,有鉴于此,他们对诸行产生厌离,志求从一切行中解脱出来。如《长部·大善见王经》中,佛陀于拘尸那迦的娑罗林中回忆起过去世曾七次将遗体埋葬于此。如此轮回苦界,有智慧的人难道不应寻求出离和解脱吗?
正如一切世间最胜见者佛陀所说:
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
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法,
生起后立即坏灭,涅槃是谓安乐。
在轮回里的一切经验都是无常与痛苦的,凡夫不知此理,遇到顺境就感到愉悦和舒适,故而贪著;遇到逆境就感到痛苦和嗔恨,故而排斥。所以很多人活在世上,一直在费尽心机地创造顺境,希望顺境一直保持下去。
这种积极努力的态度是值得赞叹的,但想法和方向都错了。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顺逆皆是无常,这种无常的性质不受人的意志转移。如《杂阿含经》云:凡是生法,皆是灭法。凡是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者,必定会伴随着死亡、解体、消失、毁坏。贪著于这些无常的事物最终只会带来苦。
但人的天性就是贪嗔痴在驱动,这是天然的基因漏洞,所以我们重点不是费尽心机地去解决现象问题,而是要转变这套认知模式,给它升级、打补丁。也就是运用无常、苦、无我的知见,来代替贪、嗔、痴。
另外佛陀在《长部·三明经》曾对欲望如此开示:
“婆悉吒,如是在圣贤者之律中,五种欲乐被称为桎梏,被叫做牢狱。哪五种呢?眼睛所识之色可爱迷人,充满魅力,伴随欲望,令人耽溺。耳朵所识之声……鼻子所识之香……舌头所识之味……身体所识之触可爱迷人,充满魅力,伴随欲望,令人耽溺。婆悉吒,在圣贤者之律中,这五种欲乐被称为桎梏,被叫做牢狱。那些通达三明的婆罗门为此五种欲乐所缚,昏头昏脑,过失不断,未识其害,不知逃脱,而耽乐其中。”
这些感官所缘将凡夫牢牢捆绑、系缚,并因持续习惯性的贪求而被越缠越紧。一旦被这些欲索所捆绑,凡夫就会长久地沉沦在欲望枷锁里,到达着迷的阶段,就像被鬼附身一样。
《法句注》就警醒我们:“对于放逸的人,四恶道就像他们永久的家。”
这是沉溺于欲望的过患。但事实上,真的是“我们”在感受欲乐吗?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有无常的性质,同样也有无我的性质。由于有“身见”,我们错误的认为“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在感受快乐”。
由于有身见,我们和“色蕴”变得密不可分。当“色蕴”喜欢某物时,我们以为是“我们”喜欢。
当“受蕴”说:“快给我快乐的感受,否则我将会感到痛苦、失望,我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追求各种欲乐供受蕴所需。
当“想蕴”说:“那些被色蕴和受蕴所体验过的乐受,我很想念,我记得它们。”因此,我们在想蕴的驱使下继续去寻求曾经的快感。
由于有身见,“行蕴”在思心所的带领下,为身心的造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继续无休止地满足五蕴的需求,造下善行与不善行。
最后“识蕴”也说:“我知道那美妙的滋味和感受,请给我多一点!把它们都找来,否则我会使自己不快乐,我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乖乖地照着它的吩咐去做了。
我们以为是“我们”自己在需要,事实上,我们都只是在满足五蕴的需要而已。我们只是奴隶——五蕴的奴隶。若不了知这个真相,何时我们才能摆脱“奴隶”的命运呢?
五蕴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自己”。它们会伤害你,甚至杀害你。人们看不见它们的假面具,只觉得它们让人快乐,让人着迷。就像病毒会随着抗生素的发明而不断进化,过早的杀死宿主不利于传播。而五蕴病毒已经在长久的轮回进化中,使你真假难辨了。
人们愈是沉溺在五蕴的欲求中,就会受愈多的苦。如佛陀在《法句经》所言:
愁郁因欲贪而生;怖愄因欲贪而生。
远离欲贪者,没有愁郁,更何来怖愄?
常人的心是污臭的,充满了烦恼的腥味。平时我们都是拿贪、嗔、痴对待客观世界,只因为我们是凡夫。如《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著五欲。”就是说我们都是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五欲就像黏猴的树脂一样,当调皮的猴子玩弄树上渗出的树脂时,全身一一被黏住,最终被猎人捉走。被五欲所败的凡夫也会被五欲所黏,成为五蕴的猎物。
五蕴就是色(身体)、受(感受,如乐受、苦受等)、想(记忆及标记对象)、行(动机或意志)、识(识知对象,如眼识知颜色,鼻识知香味等),在佛教的传统里,认为人就是由这五大系统组成,色是物质性的,受想行识是精神性的。修行的目的,就是认识到五蕴只是五蕴,不是我或我的,或我在五蕴之中,或五蕴在我之中,一切只是法尔如是。身心就像一部机器,在业的操控下转起与灭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引导它走向觉悟。
要想彻底从五蕴的淫威下解脱出来,唯有戒定慧一途,其中观智阶段就相当于真正到了上阵杀敌之时。没有禅定的人虽然也可以体察到身心无常(不停地衰败)、苦(遭受衰败的逼迫)、无我(无法自主)的特性,但掺杂了很多概念在其中,无法将身心抽丝剥茧从而看到究竟的名色法,所以证悟的难度系数太大。
观智削弱烦恼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因为你不可能对一堆究竟的名色法生起欲望。就像你在商场看到有一件衣服很吸引人,但走近一看,发现衣服上有三个破洞,这使你大失所望,而不想再花钱买下它。同样,让你观照到五蕴的真相时,你也会发现无常、苦、无我三大破洞。这时,你对它们的执著就会逐渐消退,只有厌离。
对于世间人来说,也可以建立初步的观智,即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以旁观的姿态,观察身心生起的一切现象。
就比如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他在正式从医之前,需要先熟习临床医学,熟悉人体结构,并不断地实践提高熟练度,而后才开始为活人动手术。初时可能手还有点生,会感到紧张,但随着解剖次数的增加,自然也就越来越熟练了。
学佛也是如此,你知道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之后就要运用起来,经过实践的验证,就能很好地理解无常、苦、无我。三相如果没有回到实践中去体验,它都是陌生的、抽象的,现实中思维无常、苦、无我的特质,绝对能起到对治烦恼的作用,也就是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习惯性地导向无常、苦、无我的思维,这需要长期的锻炼。
当经验丰富的时候,烦恼一现起,就能立马用无常、苦、无我对治,成为了一种本能,自然烦恼也就不成烦恼,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一看患者的症状,就心知肚明,而无需再琢磨,如此将无常、苦、无我的实践,内化为自然反应,变成随念,那么你的思维就与解脱道相应,并一步步体证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一切只是法尔如是,心彻底从爱欲中脱离出来,住于寂静。
邪皈依与正皈依:
正确的方向能灭苦,错误的方向只会越来越苦。就比如世人要获得安全感,总想向外寻求一个能保护它的东西,比如金钱、父母、伴侣或上帝等等,远古宗教的起源,如泛神论,也是想从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安全感。
这是世人基本的思维方式。因为世间人总是不愿意心甘情愿的面对客观世界,总是对客观世界有分别。如《法句经》云:
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
或依于森林,园苑树支提。
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
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
意思是说世间人因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森林等,来寻求安全感。愚痴到认为连山岳、树木都能保护她。一个活人去皈依这些死物,这难道是有智慧的表现吗?
马斯洛夫曾把人的需求总结出五类: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健康。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包括对财产所有权、人身安全、家庭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求知、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审美追求、公正度等。
这五种需求其实就是五种执着,和皈依山岳、森林没有本质的区别,基本的思路都是向外求,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导向苦。马斯洛夫虽然把人性的弱点说的一清二楚,但这种见解还是凡夫的见解。
佛教就是要跳出这些需求,使人从爱欲当中解脱出来,无所执着,这样反而会活得更好。
《法句经》接着讲: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
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
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
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
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皈依佛、法、僧,并不是依赖佛陀或贤圣僧,而是主要学习佛法,用法的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法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一般人的想法总是会根据他们的喜好、烦恼而变换不定,因此我们应该倾向于有可信度的、符合真相的法为标准。以法随法行来保护自己。如《本生经注》云:“法一定保护行法者。”
法能够改变你,让你增上;法令你改头换面,使心得以蜕变而迥然不同。我们是以旧有的心识来投生的,但成为圣者后,心智将会全然不同,如此肉体虽依旧不变,心智结构却是焕然一新,而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正如《长部·人中牛王经》中所说:
“法乃世尊所善说,是现证、无时、来则可见、引导的、智者可各自证知的,由此开启甘露之门。”
这里就说明了佛法的六种特质:
- 善说:善说初、中、后善,初善为戒,中善为止、观、道、果,后善为涅槃。或善说有义有文清净圆满的梵行。
- 现证:修习现观(见道法)和作证现观(见涅槃法),并依次证得四向四果及涅槃的九种出世间法。
- 无时:此是专指圣果,即出世间的圣果在证得圣道的瞬间便获得了,它是无时的,不像世间的善法,需要因缘成熟。
- 来则可见:九出世间法本来就存在,不是不存在,而且它是清净圆满的,所以值得说来见的话。
- 引导的:圣道圣果是值得取证的,果与涅槃即是引导者,引我们去取证,故为引导的。
- 智者各自证知:利慧的人可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证果、我证灭。”于自己的心中自见。
这就是法皈依。每个人去实践法今生就能逮得己利,无需寄托于来世。凡夫因为未彻知四圣谛,无法了解法的价值,尚有许多怀疑,所以当你深入了解和初步实践法之后,就要有所决定,否则只有表面的谨慎而无决定,可能会被取代理性的疑所欺骗,为无明所障蔽。
那为什么要皈依佛呢?因为佛是法的发现者,教导者,是众生的心灵导师。在长久的轮回世界里,能碰到一位觉悟者,实在是稀有难得。
为什么皈依僧呢?因为僧是法的实践者和保护者,证悟圣道圣果的贤圣僧,就是智慧的化身。另外即便是普通的凡夫僧,也热诚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替我们去实践法,验证法,而后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宣示出来,这难道不值得恭敬和效学吗?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
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内化法,实践法,就能得知四圣谛,也就是了知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原因?苦灭的结果以及怎么灭苦。所以偈中说:
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
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
八支圣道就含摄在戒定慧三学里,八圣道就是道谛,若人行于八圣道,不偏不倚,那么就是走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上,必定会断除一切烦恼。此即:
慧蕴:
(一)正见: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也就是彻知“四圣谛”。
(二)正思维:离欲思维、无嗔思维、无害思维。
戒蕴:
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正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正命: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式谋生。如屠宰牲畜、贩卖军火、毒品交易等都属于邪命过活。
定蕴:
正精进:此即四正勤。佛弟子应当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恶不善法生起;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
正念:此即身、受、心、法四念处。简而言之,就是正念于身心生起的一切现象,若能持续一段时间,必然会发现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性质,所以修行是很简单的,需要的只是坚持不懈地观照,但这对于沉沦在欲望中的众生来说恰恰是最难的事情。
正定:正定并不必然是安止定,而是指前面的七支圣道所资助和围绕的心一境性。离开了前面七圣道的资助,谈不上正定。
这条八支圣道可到达涅槃。这就是皈依佛法僧的内涵,能亲见四圣谛,达到苦灭之果。所以佛说:
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
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善心的本质:
什么是善心?什么是不善心?善心有几种?
什么是善心?通俗的讲,与无贪、无嗔相应的心,即是善心。要入圣流,先入善流。因为智慧只有在善心中才能升起,而五盖和种种烦恼只会掩盖智慧。所以持戒、修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心长久、稳定地住立于善心中,从而让无始劫积累的智慧被激活和发挥断烦恼的作用。
善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无有过失以及会带来愉悦的果报。
心一共有八十九种,这里将简单介绍我们欲界凡夫的二十种心,其中有八种善心和十二种不善心。学过之后你就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时时对照自己的心的状态。
这八种欲界善心分别是:
1、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2、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3、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4、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5、舍俱智相应无行心;
6、舍俱智相应有行心;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此处悦俱和舍俱是指心是欢喜地生起还是平淡地生起。
此处智相应和智不相应指是否拥有智慧。相信业果法则,相信造善行会带来善的果报,这就是具有业果智。
此处无行和有行指主动还是被动。
下面举例分析:
一、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有一位拥有业果智的女人自动且欢喜地去佛塔供鲜花。欢喜地做是悦俱;对业果有信心是智相应;主动供花给佛塔是无行。此善心品质最佳。
二、悦俱智相应有行心:有一位拥有业果智的少女被同伴说服之后,欢喜地前往聆听佛法开示。对业果有信心,欢喜地聆听佛法,是悦俱智相应;但由于她是被同伴说服才去听,因此是被动的,这时生起的是有行心。
三、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有一位不懂业报的男孩自动且欢喜地布施钱给乞丐。欢喜地布施是悦俱。但他不知道布施、帮助穷人这种行为能带来好的果报,不明了业果法则,是智不相应;但他是主动的,所以是无行。
四、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有一位不懂业报的男孩,在校长的促请之下欢喜地捐了一百块钱。欢喜地捐钱,这是悦俱;但是他并不懂得业果法则,这是智不相应;由于校长下命令要捐钱,他才捐钱,这是有行心。
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心:有个女孩感受平淡地去扫地,但知道扫地是善业。因为主动去扫,所以是无行心。
六、舍俱智相应有行心:有个男孩在一位比丘的暗示下中舍地砍柴。虽然知道是善事,但他并不是欢喜地做,这是舍俱;知道帮寺院做服务是善事,这是智相应;由于他是在比库的暗示之下才去做,所以是有行的。
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有个不懂业果智的女人主动地阅读佛书,但是不明其理。感受平平,是舍俱;她不明其意,也不懂业果智,是智不相应;但她是主动地去看佛书,这是无行心。
八、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有个女孩在母亲的要求之下,无喜且不思业果地帮母亲洗衣服。没有感到高兴,这是舍俱;没有思惟业果法则,是智不相应;在母亲的要求下才做,这是有行心。这种善心是最低劣的。
十二种欲界不善心:十二不善心,皆由贪、嗔、痴所驱使,故名“不善”。共分三类——八种贪根心、两种嗔根心、两种痴根心。
贪是对所缘的贪著;嗔是对所缘的排斥;而痴是内心朦胧、犹豫或处于一种黯钝的状态。在这十二种不善心中,都带有痴心所。
八种贪根心:
一、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
二、悦俱邪见相应有行心
三、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
四、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
五、舍俱邪见相应无行心
六、舍俱邪见相应有行心
七、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
八、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
两种嗔根心:
九、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
十、忧俱嗔恚相应有行心
两种痴根心:
十一、舍俱疑虑相应无行心
十二、舍俱掉举相应无行心
下面举例分析:
一、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一个人不思业果地享受食物,吃得很开心。因为高兴地享受食物,故为悦俱;因为不思业果,所以是邪见;他自己主动吃,这是无行。
二、悦俱邪见相应有行心:一个人被同伴说服之后,不思业果地、愉快地观看电影。很高兴地看是悦俱;不思业果是邪见相应;被人说服,所以是有行。
三、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有个女士很欢喜地穿上新衣服,但知道执著新衣服会令贪心生起。她很高兴地穿新衣服,所以是悦俱;由于知道执著衣服会生起贪,是邪见不相应。
四、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有个女孩知道业果法则,但她在同伴的邀请下,愉5快地听流行歌曲。她陶醉于音乐中,这是悦俱;知道业果法则,是邪见不相应;因为受同伴劝说,所以是有行。
五、舍俱邪见相应无行心:有个男孩稍有执著地吃只是加了盐的白饭,但是没感觉到喜悦,也不思业果。吃的只是加盐的白饭,感受平淡,所以是舍俱;但是他不思业果,是邪见相应;自己主动吃,是无行。
六、舍俱邪见相应有行心:有个女孩子有件新衣服,在母亲赞叹新衣服很漂亮之后,她才懂得欣赏它,但是并没有感到喜悦,也没有对业果有认知。由于她的母亲说这件衣服漂亮,所以是有行;她并没有感到喜悦,这是舍俱;她没有思维业果法则,这是邪见相应。
七、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在思维业果法则之后,有个人感受平平地喝咖啡,但还是去品尝咖啡的味道。由于思惟业果法则,所以是邪见不相应;他是自己主动地喝咖啡,所以是无行;感受平平,这是舍俱。
八、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有位女士知道业果法则,但是在女推销员的怂恿之下,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服。由于是不情愿,所以是舍俱;由于知道业果法则,所以是邪见不相应;由于这件衣服是在别人的劝说、怂恿下买的,所以是有行.
九、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有一个男人在盛怒之下,毫不思虑地杀了一个人,这个称为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
十、忧俱嗔恚相应有行心;有一个男人,怀恨在心,在思虑良久之后,他觉得“这个人该死,我一定要杀他”,然后他才去杀人,这个称为嗔恚相应有行心。
注:嗔根心虽然根据无行和有行只分为两种,但实际上嗔根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而非只有生气、发怒的心才叫做嗔根心。
嗔恚相应,巴利语 pañighasampayutta,pañigha 是对抗、厌恶、排斥;sampayutta 是相应。凡对抗、排斥所缘的不善心皆属于嗔根心。嗔根心既包括强烈的暴怒、生气,也包括微细程度的害怕、烦躁、忧愁、焦虑、紧张、不耐烦、担心、恐惧等,这些都属于嗔根心。
十一、舍俱疑虑相应无行心:一位女士听说读佛经能增长智慧,就去主动找来阅读,但阅读期间感受平平,并怀疑因果、戒定慧等。
十二、舍俱掉举相应无行心:比如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发呆,这称为掉举相应。发呆时感受平平,这是舍俱。他使自己陷于发呆状态,所以是无行心。
善心有两个特质,即无过失与有乐的果报。不善心正好与此相反。
善心也可称为美心。从阿毗达磨的角度来分析,当美心生起的时候,至少会伴随着十九种遍一切美心所。心所指的是心所包含的素质,它属于心的一部分,就像四肢无法离开身体而独立存活。
这十九种遍一切美心的心所分别是:1、信;2、念;3、惭;4、愧;5、无贪;6、无嗔;7、中舍性;8、身轻安性;9、心轻安性;10、身轻快性;11、心轻快性;12、身柔软性;13、心柔软性;14、身适业性;15、心适业性;16、身练达性;17、心练达性;18、身正直性;19、心正直性。
这十九种美心所的运行法则,就是其中任何一个升起,其他十八个定然紧随其后。所以最方便升起善心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持续、不间断地培育正念,那么定力和智慧都有在培育。
修入出息念是以念心所策立善心。慈心禅是以无瞋心所策立善心。
这也是为何长期打坐的人看起来总是一派祥和、柔顺、令人倍感亲切、容光焕发的样子,因为他们常常生起的是善心,由善心产生的优质的心生色法能持续地改造原先粗浊的肉身,所以修行的初期会有种种身心的不适感,这是正常的“排毒”现象!
从善心的角度来看,世间其它的宗教有时也会歪打正着,使人造下善业,并因此往生善趣。如基督教倡导“因信得救、因信称义”,伊斯兰教圣训“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其启动的就是信心所,随之必定会伴随着其他十八种美心所,此时大善速行心会升起,最差也能是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未来果报也能在欲界善趣成熟,真能得救!
但此信心所必须升起于大善速行心之中,否则如果是由贪心驱动的迷信,非但不能得救,且种的是四恶道的因。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觉悟,是为了追求智慧与真理,佛教从不要求信徒盲目的信仰,而是要学习教理和具足正见。一个佛教徒可以存有怀疑,即便是佛陀的教导也不应立即深信,而应积极地去验证它是否可靠,不然就容易被伪经所困惑。从古至今出产的佛经汗牛充栋,都标着如是我闻,但哪能都是佛陀说的呢!
此外佛教徒在拜佛、供佛的时候,应该要有基本的业果智,这是智相应;并培育自己的信心、随喜心、惭愧心、恭敬心等善心,这是悦俱有行或无行。
拜佛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孕育善心和累积善业,否则泥木雕像求之何用?
所以归根结底,戒、定、慧三学就是要策动某一美心所,然后使我们的心长期维持善的状态,此能使人心与道合,不断增益善法,故七佛通诫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陀教导的戒学即是初善法,定、慧是中善法,涅槃是后善法,当真是绘声绘色,意味深长,最终将能引领行者到达寂静与苦灭的涅槃。
这种对于善心和不善心的解读是如实的、圆满的、究竟的,它是从微观层面进行剖析,是从无始劫的时间跨度进行验证,它具有普遍性,无论你是诞生在哪一种文化中,你都不可能使一个不善的心识假冒成善的。
在这里有个简单实用的公式可以套用,比如你若认为:“我奉行贪欲,它可使善法增长,不善法衰减。”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这种贪欲你就应当奉行。若反,则要舍弃这种邪见。
这个“使善法增长,不善法衰减”的公式可以算是奉持各种信仰的万金油,至于它的标准,就是无过失、不被智者所谴责及带来乐的果报。
培育善心虽不能直接灭苦,但可以增长善法与福报,而智慧的开发则需要善法的积累,否则成佛也就无须四阿僧祇劫外加十万大劫的时间了。
随着我们禅修的深入,我们便能对善与不善有更深的体会。当你到了观智阶段,你就会了知我们平日里生起的大多都是不善心,这种不善心刹那便生灭了数十亿次,由此便累积下许许多多的不善业。无怪乎佛陀说投生人道的几率比“盲龟穿孔”还要稀有。
结语:
学佛的过程也即是修心的过程。我们很多的痛苦都是由自己制造出来的。心就像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它制造出痛苦,然后自己承受,或制造出快乐,然后自己享受。它有时被它自己制造出来的毒蛇所咬,然后因毒素而不时受苦。假使它知道,并且不制造这么多的痛苦,那么九成的心灵痛苦都会消失。
另外很多问题其实也是这个虚假的意识所制造,然而我们总是尝试以意识来解决问题,虚构的问题与虚构的答案,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你愈是失念,你便愈是混淆。这就是需要我们保持绝对的正念,停止思考。一切的思考都是主观意识的造作,都是狭隘的、带有偏见的。修行的过程就是解放心,只作一个旁观者,让心自动运作,自动观照,自动升起智慧,自动断除烦恼,一切都是在业在运作下进行,一旦去操控它,路径就错了!
世间人所朝思暮想、汲汲以求的人或物,实际上只是一堆色聚组合。佛陀说没有男人和女人,没有有情与非有情,也不存在山山水水、鸟语花香,有的只是极微细的色聚相续不断地急速生灭。
佛陀说想要见到色聚,就要修习四界差别。借助着培育起的定力,你就能如实知见名色法的生灭,到那时候,你会同意佛陀所说,就不会想要和佛陀争辩了。
亲爱的朋友们,年轻、健康和有活力是最具欺骗性。如果我们不尽快提起正念努力修行,短暂的生命将很快走到尽头,这样的轮回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法句经》云:
若人寿百岁,不知生灭法,
不如活一日,得知生灭法。
但愿佛法能成为我们渡海之舟筏,而不至于沦为忘月之手指。
己亥年二月初九
梅 兰 德
推荐阅读书目:
《阿姜查法语录》(目前各种阿姜查语录的中文翻译林林种种有十来种,都可以看一遍,语言通俗晓畅,但蕴含着圣者的大智慧)
《喜满禅心》燃灯尼师 著
《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髻智 尊者著,释见谛 牟志京 译(佛陀传·第一手资料)
《故道白云》一行禅师(佛陀传)
《真理的宝藏——法句经》维拉哥达·萨拉达(佛经)
《汉译巴利三藏·长部》段晴 等译,中西书局(佛经)
《中部经典》慧音 慧观 译,宗教文化出版社(佛经)
《汉译巴利三藏》庄春江 译(佛经)
《阿毗达摩轻松谈》加纳卡毗旺萨 尊者 著,U Ko Lay 英译,王玉珠 中译
《阿毗达磨讲要》玛欣德尊者 著(基础入门书·优先推荐)
《佛陀大放光明的关键》摩诃甘达勇长老 著(讲解24缘入门读物·优先推荐)
《阿罗汉的足迹》雷迪西亚多(三十七道品简述)
《杂阿含经校释》王建伟 金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佛经)
《阿毗达磨概要精解》菩提比丘 著 寻法比丘 译(论藏概要)
《正念之道》帕奥禅师 讲解 园慈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禅修指导)
《显正法藏》帕奥禅修 著(禅修指导)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著(禅修指导)
《清净道论》叶均 译(权威禅修指引手册·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