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最近,雅安政协和雅安日报分别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安排,在开展征集评选和推荐雅安“新八景”“新三雅”的工作。“新八景”“新三雅”,这是相对于“老八景”“老三雅”而言的。其实,这只是习惯说法,并不存在新、老之分,因为之前有了,现在想弄新的,自然也就有了新老之分。心中有很多想法,之前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现在抽个时间谈谈这个问题。
一、先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范围问题。主要说的是空间范围。因为这里面涉及两个概念,就是雅安和雅安市。雅安和雅安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所指的范围是不同的。雅安的范围仅包括雨、名、经,雅安市的范围则包括雨、名、经在内的八个县区,即雅安市全境。在县上工作的同志都清楚,经常听到,你到哪去?回答“赶雅安“,实际上就是到市区来。如果是到其他县,则就会回答去天全、到宝兴之类的话。”“老八景”“老三雅”是雅安的“老八景”“老三雅”,也就是说范围仅在雨城区、名山区和经开区(以前其实只包括名山、经开区部分,也不是全部,现在名山成为区,则涵盖进来了),并不包括其他县。则此次征集评选或推荐就要明确范围,是传统意义上的雅安还是现代意义上的雅安市。如果以开放的眼光和现代的思路来确定范围,将其扩大到全市范围,则第一个问题解决。不必拘泥于是否与“老三雅”“老八景”空间范围对应问题。
二是对象问题。主要是什么类型的东西能够入选。看“老八景”“老三雅”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对象,“老八景”就是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并不是景区、景点的概念,“老三雅”也是自然现象、地域特色,比如你说雅女,自然汉源、天全、荥经等县,从来没有将当地的女孩称为“雅女”,“洪雅”自称“雅女之乡”,那眉山其他地方的也从不会将其称为“雅女”。“新八景”“新三雅”征集评选,是否要打破这个界限,将其扩大到景区、景点,要予以明确。个人觉得,出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特别是市委提出文旅强市战略和“重振文旅雄风、重塑文旅形象”的需要,自然可以。若如此,这个问题解决。就景区而言,还有已建成景区和待开发两类,有的品质也很好,前景也很好,但还处于“待字闺中”状态,尚未开发或尚未“市场化”,此次评选就不应作为评选对象,能够进入的应是已经建成运营、比较成熟稳定、外界认同度较高的景区。但如果是景观概念,则不管开发没开发,建成没建成,运营没运营,只要有独特性,已经被人们所发现,就可以入选。比如大渡河大峡谷,牛背星空,二郎云海,大地之拇(名山茶园),围塔漏斗等。如果是城市地标,比如市区中的女娲补天,雅州廊桥,金凤造月,熊猫大桥,等等,也可以入选。
三是数量问题。主要是多少个的问题。这里先脑补一下,关于八景的起源,它来自北宋画家宋迪。宋迪崇尚意境,主张“写物创意”,反对呆板写生。于湖南画八幅风景画,集春、夏、秋、冬之节,晨、午、昏、夜之时,晴、雨、雪、烟之候,尽入画卷。书法家米芾见之拍手叫绝,为每幅画加注诗序,定名为“潇湘八景”,并建亭勒石,以为推崇。于是全国竞相效仿,多以潇湘八景内容命名。“八景”为创意之作,是当地景物升华后的美称,并非全属实景。但从古至今,有了确切数字,就要对应,也即八景就是八个、三雅就是三个,哪怕现实中能够入选的对象很多,只能优中选优。此次评选推荐,可以看得出,重景不重意,重实不重虚。“老八景”“老三雅”的确就是八个和三个,这次最终确定是否严格对应,“新八景”就是八个,“新三雅”就是三个?如果“八”和“三”是概数,这是一种说法,则数量上其实可以不完全对应,也可以少于八个、三个,也可以多于八个、三个,所选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即可。比如太上老君的“八景宫”,“八景”就是八个(实际上是九个,但由于“九”乃数之极,不合太上老君的“不敢为天下先”之道,故而太上老君便将道场起名为“八景宫”。第一景:瀚海沧溟,第二景:峦胜昆岳,第三景:钟华神秀,第四景:月阳曜辉,第五景:瑶光罗幻,第六景:水岚烟霞,第七景:云霓虹渊,第八景:落世星河,第九景:混沌鸿蒙)。评八不评九,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所以一般不能超过这个数,故评“八”。你看“八仙过海”,就没有“九仙”“十仙”之说。比如“八卦”,“八字”等等。八这个数字寓意也挺好,谐音“发”,既含有发财的意思,也含有发现的意思,也含有发展的意思,无论是企业来投资,还是游客来发现新奇,还是地方专注发展,都很乐意。新评,确定新的八景和新的三雅,也有新出发的意思,说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要适当拓展的话,建议三雅变为五雅,八景变为十景,农业上有了五雅的说法,当然这里要他评选推荐的五雅和农业上那个五雅是不同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五一十”的格局,在向外界推介的时候,完全可以这样说,让我“一五一十”的告诉您。
四是分布问题。基于第三点,就要考虑空间分布问题。三雅因为数量少,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县区,而八景,数量相对多点,加上雅安正好是八个县区,恰巧可以是一县一景。这个评选,具有竞争性,但也要考虑长远发展问题,因此最终平衡分布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省上评“天府旅游名县”,有的市(州)旅游资源就是多,但也不可能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有统筹布局的问题。这不是无原则的平衡照顾,而是出于长远发展、均衡发展的考虑,是为各个县(区)树立一个品牌,立起一个龙头,带动一个地方。因为这个评选主要是从旅游角度出发,雅安推行的是全域旅游,不能个别县区一景都没有吧。如果单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确定的话,则可能无法兼顾所有县(区)。文化的东西,社会上的人尤其是有文化的人,比较认真和较真,弄不好,会引来质疑和反对。所以,这次是文旅集团、雅安传媒牵头来组织,意图就十分明显了。
五是表述问题。中国有个传统,基本上每个表述都是一种风格,比如都是三个字,都是四个字,这样也好记,也易于传播。这次评选是否也要遵守这个规则,字数保持一致,比如三雅,之前的表述就是雅雨、雅鱼、雅女,现在的表述就不能是蒙顶山茶、大熊猫、碧峰峡,因为字数不一致。大熊猫也没有其他的适当简称,总不能说成是“雅猫”,如果用“胖墩墩”来说,不懂的人并不一定知道它就是大熊猫。当然,如果定调可以不一致,则当然可以有三个字、四个字的,不完全保持一致。如果这样定,则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但最好还是能统一,充满智慧的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六是排序问题。首先是八景和三雅的排序,是先说三雅还是先说八景,这次征集评选时把八景放在前,三雅放在后,为啥这样做呢?我想可能是这样的,把“八景”排在前,“三雅”排在后,是为了避免大家图省事将其简称为“三八”而带来的尴尬。其次是八景之间、三雅之间的排序,这个也有讲究,肯定是按照影响力、生命力等进行排,最有影响、最为认同的放在前。不能随随便便排放,要各自坐在各自的交椅上。八景和三雅是雅安今后的十一张名片,你看名片上职务和身份,哪个不是按照重要性、影响力进行排序的。
七是步骤问题。评选和推荐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工作,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认识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所以推荐的对象肯定很多,而且肯定也是各有道理,当然其中也不乏带有情感倾向的,比如某个县的就重点推他这个县的,三雅和八景都是一个县的,这个也是有可能的。出现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不妥或不对,因为评选首先是“海选”,先是“大海捞针”,然后才是“重点扑鱼”,而且视野还要拓宽一些,不能仅仅就靠一个网络投票就行了,还有发动各个方面广泛投、大力推,让更多真正的“雅”和“景”能进来,确保好的“不漏掉”,差的“不凑数”。所以,征集评选和推荐工作的步骤,第一步就是广泛征集,第二步是重点挑选,当然不能直接就选三个和八个,先确定一个大点的范围,比如三雅,如果数量多,先按十个来,八景,先按二十个来,在这个八个和二十个中,找有水平、专业的人士来再缩小范围,最后将确定的比最终定量的稍多的推荐对象,再来一次“民主投票”,然后按照决策程序定下来,公开,加大宣传。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其实推、选和定的过程就是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炒作、宣传的过程,不要闷着脑壳在那搞事情,要把这件事情的多方面效益都释放出来,说事干事,还要动点“事外”主意、下点“事外”功夫、得点“事外”效果。
二、我推荐的“新八景”“新三雅”
首先,“新三雅”。可以由按照传统的方式和非传统方式进行表述,我个人倾向传统方式,因此按照传统的表述方式,“新三雅”可以是:雅茶、雅木、雅石,雅云备选。推荐的理由:这三种都是雅安具有独特性、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东西。雅茶,包括蒙顶山茶、雅安藏茶,蒙顶山是茶文化圣山,是茶文化发源地,雅安藏茶作为藏汉团结的象征,特别是茶马古道的历史,悠久厚重。如果只说蒙顶山茶,就把雅安藏茶没有包含进去,如果是雅茶,则包括了一绿一黑两种茶。雅木,是雅安古树名木资源特别多,有最大的桢楠群落和桢楠王,有鸽子花(珙桐)野生群落,有千年红豆树,被评选为“四川十大树王”并位居榜首,有蒙顶山上7棵上千年银杏树,等等,哪一个说出去都是响当当的。森林覆盖率,这些也和木相关,木多成林、成森啊,人多成从、成众嘛。最新一次普查结果显示,雅安现存古树名木1373株,涵盖楠木、银杏、黄葛树、枫杨等树种。雅石,宝兴是汉白玉之都,石棉有原生碲铋矿,花岗石、玄武岩等等,储量、品质和产品均负盛名。雅云因为不是实物概念,因此作为备选。这个可以作为备选,是因为雅安大数据中心是西部地区单体最大的大数据中心,从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角度来看,也可以工旅融合、科旅融合,可以作为选择对象。类似的雅电、雅水、雅气。之前我也曾提出过,我们虽然没有“海”,但实际上也有“海”,比如云海、林海、竹海、花海。非传统方式表述:大熊猫,蒙顶茶,大数据中心。上述推荐的理由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详尽的介绍,其实有很多具体的数据、事实,足以支撑,足以佐证。网上都可以查到,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和详述。
其次,“新八景”。可以参照“老八景”的方式进行表述,也可以按照现代思维方式进行表述。如果参照的话,不是很好概括,我也还没有想好,但是不写出来,之后想好了再予以补充。如果不参照,就是景区的名称,这样就简单多了,可以表述为:碧峰峡、蒙顶山、龙苍沟、王岗坪、喇叭河、神木垒、汉源湖、姜王城(灵鹫宫、龙门洞),这样,既有山,河,湖,也有峡、沟,还有坪、垒、城。最好别都是山,比如蒙顶山、二郎山、夹金山、牛背山、轿顶山,等等。如果再分个红色系,可以有:大渡河、夹金山、百丈关、红军村等。建议评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别都是“山”,都是“沟”,要尽量避免同质化,要让世人看到雅安旅游资源是多元多样、多姿多彩的,并不是只有“山水”,还有历史、文化等等很多极品资源、精品景区,值得来。
三、政协如何参与推荐
按照市委的安排,政协也要深入研究,参与推荐,这是市委交的题、派的活,必须要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落实和完成,与文旅集团、传媒集体双管齐下,发挥各自优势,为最终确定“新八景”“新三雅”作出贡献。之所以让政协来做这件事,一是要看到政协人才汇聚、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二是地位超脱,主要是建言献策。既然是两家都在干(文旅和传媒可视为一家),是不是重复了呢?其实不是。两家做,可以发挥两家的各自优势,各自的着力点有所不同。个人认为,政协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组织和集中精干智力加强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没有好点子。重点是在研究上,要组织政协委员中的行家、专业人士以及界别群众等进行座谈,深入调研,深度研究,与职能部门进行对接交流,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资料,特别是要把之前有关专家人士的一些研究成果,拿过来看看,把雅安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景点、景区等摸清楚,把老三雅、老八景研究透,在对比、思考的基础上,对资源禀赋、景点景区进行分类分级,提出大的方向性、战略性对策建议,通过科学缜密的“论证”,把评选新八景新三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楚、搞明白,将如何把新老三雅和八景作为一种牌来打、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的想法阐述到位、论证充分。
二是对评选评定“新八景”“新三雅”提出建设性意见。这项工作如何开展,应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效果和目的,以及评选的思路、原则、标准,主要是对入选对象取舍、去留、上下问题要研究出一个“标准”,不能想当然,也不能靠几个人,勾勾选选就行了。有的参加的人一点都不专业,这样评出的东西很难有生命力。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方法来评,评的时候也不是只有专家参与,应该有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专业人士、本地景区老板、相关主体等。就如前面所讲的范围、分布、数量、表述等,应有一个建设性的东西,在各方评的时候有个参照,不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或者“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这个只是政协提出建议,由党委政府决定,按照决定后的“评选细则”进行评,“一把尺子”下更公正合理。当然也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新八景”“新三雅”的推荐对象,与社会推荐、网络推荐、专家推荐等推荐对象一起,纳入评选范围。这个过程中,要广泛发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网络推荐活动。政协委员参与的情况要做个掌握,谁推荐了,推荐了什么,给市委扯回销的时候,也要将这部分内容给写进去。
三是对评选确定后如何宣传好、推销好、展示好、运用好“新八景”“新三雅”提出前瞻性建议。也就是成果转化运用的问题。评选,不是为评而评,也不是为选而选,最重要的还在后面,评定了,事情才开始,好戏才开头,关键是怎么把这十一张新名片向社会宣传好、推销好、展示好、运用好,让这十一张名片成为吸引游客来雅旅游消费的“吸引力”,就要建言在什么平台、以何种渠道、用什么方式、拿多长时间进行宣传、推广,让“新八景”“新三雅”入脑入心、广泛传播,真正获得社会认同、市场认可。十一张名片,要有代表性的图片展示,至少让本地群众出门可见、抬头可见,让外地游客一搜就能搜到,一找就能找到。至于什么手机铃声、显示画面、电视广告、视频展板、高铁广告等等,要跟上,趁热再炒一把、再赚一盘。 可以组织文艺人士编成歌、谱成曲、写成诗、著成文,以文艺的形式进行传播,把“新八景”“新三雅”的故事给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