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
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
蔷薇风细一帘香。
赏读
转眼这已入了公历四月,对于雾山这座春秋短促、冬夏绵长的城市,春已凋残,正经到了公历五月,就会奔入明目张胆的夏。那时满城黄桷树将纷纷以旧换新,抖落满身老叶换上新嫩颜色。
于是今日选了这首《春残》,据传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号)晚年之作,情感偏于暗郁,但何妨呢?人的不能感同身受未必见得就是坏事,比如当下,看到这首诗作,个人心中更多则是静好,当然,这静好里也有些怅然愁绪罢了。
首句“春残何事苦思乡”,在残春里,不知因何缘由,或是缘由太过复杂,导致竟说不出是因“何事”苦于思乡,这便奠定全诗情感底色,有些子苦,有些子暗。
而个人在这雾山春残时,也思乡。前两日才和外婆通话,祝她老人家生日快乐,便听她说要不五一回家?这实在是让人心动,雾山并不离得故乡景里很远,只是奔波来回疲累,确实阻人。可也的确想念老家,想念老人家,想念好山水······至此,虽不至于愁苦,却也生出纠结来。
次句“病里梳头恨最长”,身体抱恙,连梳头也恨自己头发太长,这里除了语言表层意思,还有一层——将恨的情绪具象化地比作发丝一般,长且乱。古时女子多是鬓如云、发如瀑,梳头的确是件需要耐心的事儿,若在平时心情明朗,对镜梳妆自然不会惹恨,可这心情一不好啊,就容易滋长出别的心绪来。
个人留了一头齐腰长发,于是也常有人问:头发这么长,会不会很难打理?其实习惯也就还好。不烫不染也不做造型,只是梳理顺了任由它披散在背后,挺简单的。
三句“梁燕语多终日在”,诗人见到梁间燕子昵昵,只觉话多得很,这怕有些烦躁隐含其间,但另一方面,也侧写出诗人境况应是寂寞孤单的,不然的话,哪里只能听到梁燕语多呢?早已和人晤语,或许还能如王恽先生一般看花成趣。
祖母外婆都曾说过,若是燕子选择哪家筑巢,那户人家会交好运。易安这还嫌弃燕儿话多,可也能知她心境了。每年燕子来时,家里孩子就会伸长脖子仰头去瞧,看看燕子究竟能否在自家落脚,若是成了,免不得大呼小叫去跟大人报告这好消息。我是不会嫌燕子话多的。
尾句“蔷薇风细一帘香”,前三句的沉郁在这一句中得到舒缓释放,有些云开月明之意。蕴含蔷薇花气的风散进窗里,帘下香息浮动,透出一种雅致婉然的味道来。这时,先前所有让人心情低落的东西,仿佛都被治愈了般。
喜欢草木,偏爱则有青苔、白梨、碧竹、蔷薇,或许也会开始偏爱芙蓉吧。故此对于写蔷薇的作品,总是让个人优先关注,而这一句“蔷薇风细一帘香”,也叫人想起了在大学薇园的那些年岁,不过不是一帘香,而是满路香,毕竟薇园几乎浩浩荡荡在每一处都栽蔷薇,到花开时,香风阵阵,煞是熏人。
回顾纵观全诗,最为打动人的也正是这“蔷薇风细一帘香”,蔷薇正开时,美得肆意散漫,风丝花片迷人眼。教人如何不喜欢?
二〇〇四一〇
文字来于先祖
配图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