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什么叫屈光:
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折射后,落在眼内就叫屈光。
l 屈光正确:
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刚好落在视网膜上,就是屈光正确,叫正视眼,这是正常成年人的正常状态。
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刚好落在视网膜上
l 屈光不正确(我们平时叫屈光不正):
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就是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有远视,近视和散光三种情况。
l 远视和远视贮备
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后,就是远视。远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眼轴过短,一种是屈光不足。
喜欢思考的家长可能已经发现问题了,小孩年龄小,个子也小,眼睛肯定是小的,那眼轴也一定是短的,难道每个小孩都是远视?是的,每个正常的小孩都应该是远视。这就是我们说的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先天性近视眼的人除外),随着生长发育才逐渐趋于正常。正常成人的眼轴长度应该是24mm,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mm。随着身体的发育,眼球也会不断地发育,眼轴增长,视力伴随年龄逐渐趋于正常,称为正视化。
如果远视储备不够或者被透支,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会成为近视眼。眼球从出生到3岁前后长度大约为20mm,4岁到18岁眼球长度大约为20~24mm,一旦超过24mm,就会形成近视。 所以近视的过程不是从你发现近视的时候形成的,而是在出生以后就开始了。防治近视要从小抓起。
l 近视:
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就是近视。近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眼轴过长,一种是屈光过强。临床上我们强调的近视多是前者。
下图为近视眼的示意图,由于眼轴比正视眼长,屈光比正视眼强,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
眼球有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特性,那就是视网膜和脉络膜等眼内组织的量是一定的,只适合不超过正常的眼轴(24mm)。如果眼轴过长造成的,则这些组织都要被迫拉长,就像衣服被拉长一样,时间长了就会变薄,甚至破孔,眼内的细胞也会逐渐死亡。所以高度近视是会致盲的,这也是医疗界反复强调控制近视的重要原因。
左图为正常眼底照相,右图为高度近视眼底照相,可见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
l 散光是什么?
正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都是默认为眼的各条径线的屈光度都是一致的,在眼球内形成一个焦点。但有一些人的屈光间质(主要是角膜)是不均匀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不同,一个方向较弯曲,另一个方向较平坦,光线经过这样的角膜就会在后面形成多个焦点。这些人看东西会有重影的感觉。这种情况我们就叫散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差异越大,散光度数越大,重影程度就越大,视力就越差。
一般而言,孩子先天存在的散光以角膜散光为主,是先天发育异常的问题。由于未找到明确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办法预防,同样也是无法治疗的,只能等到成年后行激光手术。不过可以稍稍安心的是,天生形成的散光通常度数稳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度数加深;在临床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散光,50度以内的散光都属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
由于角膜各条径线的屈光度不一致,光线不能在眼内形成统一的焦点(看东西会出现重影)
l 调节:
前面反复提到“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那么什么是调节呢?调节就是调焦,和照相机是一样的。在眼睛时,调节的动力来源于睫状肌,可以变焦的结构称为晶状体。正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是不需要调节的,也就是说睫状肌是不用力的;但在看近处物体时,就需要调节,也就是需要睫状肌用力。所以我们长时间看书或者手机时睫状肌就需要长时间的用力,就好像我们手臂长时间提着一桶水一样,会疲劳,甚至痉挛。
l 散瞳:
提到调节就顺便说一下散瞳。其实散瞳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准确地说叫睫状肌麻痹,是通过药物使睫状肌不能用力,也就是不动用调节。比如单反照相机,镜头部分伸出时我们无法准确测量镜头度数,只有将其回复到初始状态才好测量。眼睛也一样,只有在不动用调节的情况下,测量出来的屈光度才是准确的。
部分儿童的调节力很大,用药效较强的阿托品眼膏散瞳才准确。阿托品眼膏散瞳时间较长,完成一次完整的验光需要一个月。大部分儿童只需要用短效散瞳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眼水等,通常在两三天内就可以完成。成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弱,通过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散瞳验光。
l 弱视
小孩刚刚出生时眼睛和大脑皮层是无法辨别清晰图像的,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之后大脑必须接受一个清晰的图像,视觉系统才能正常发育。这种发育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年内,至6~8岁完成,12岁之后停止发育。如果这期间没有清楚的图像或者只有稍微清楚的图像刺激,大脑最终将只能辨认模糊的影子或者稍微清楚的图像的状态。比如患者由于散光,视力只有0.2,12岁前没有戴眼镜矫正,他的大脑没能发育完全,一生只能辨认0.2以下的物体,比这精细的物体无法辨认,即使之后戴眼镜矫正,视力仍然无法提高。又比如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从小看不到东西,12岁前没有做手术,他的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成年后即使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恢复也十分有限。这种由于从小缺乏视觉刺激,大脑发育不完善造成的视力差,我们称之为弱视。
虽然正常儿童都有远视,但如果远视度数过大或者儿童调节能力不足,患儿无法获得清楚的图像,也就会形成弱视。度数大的散光也因为无法获得清楚的图像成为弱视形成的最常见的原因。
弱视治疗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去除病因。如果是先天性白内障就要及早手术。如果是远视,近视或者散光就需要全天戴眼镜,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楚的图像,刺激视网膜和大脑的发育。在单眼弱视的儿童,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还需要遮盖健眼,促使患眼发育。严重的患者在戴眼镜(和遮盖健眼)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弱视治疗。
在单眼弱视的儿童,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还需要遮盖健眼
弱视在4-6岁之前治疗效果最好,患儿一般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视力,医生根据治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