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米米公益微课
比如跟孩子约定好去公园只玩三十分钟,孩子答应了。制定好这个规则之后大家就准时准点来执行。最好给孩子一个手表,或者是闹钟之类的,减弱由父母心情好坏导致某个规则一会儿放宽、一会儿缩减。因为如果这样孩子就会很没有安全感,就会觉得今天爸爸心情好,他讲话可以不太算数,我可以耍赖皮一下,可以多占一点便宜;明天爸爸心情不好,这个规则实行得非常严格,甚至说半小时都没到二十五分钟就要结束之类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时间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规则,让孩子意识到很多规则是这个社会现有的、自然形成的、一大群的人共同的约定,并不是来自于父母的好恶。父母的今天能量高或今天情绪差所导致的对于规则执行的不同。
顺便讲一下,很多孩子建立规则过程中,会反反复复一直不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在执行和要求这些规则的时候有松紧。今天放宽一点好一点,尤其是当父母自己有事的时候,自己在刷微信的时候,自己在看朋友圈顾不上孩子的时候,突然就宽松了。而哪天又开始变紧了,因为心情不好啊,因为孩子不听话有反复之类的。父母的这种对于规则的有松有紧,就会让孩子有非常长的时间对于规则的不稳定。这是为什么当孩子们去打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会对游戏有这么好的安全感和踏实感,因为电子游戏是非常公正公平的,不会因为你今天心情好电子游戏的一个规则就宽松了。在电子游戏中,孩子知道我只要做到我就一定会得到。
回来讲这个例子,比如说好去公园三十分钟,等到时间到了就严格执行,无所谓孩子是哭闹也好,怎样表现也好,时间到了就要严格执行,
那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有非常痛苦的表现,其实家长是很容易被孩子的......
我觉得很多小孩子都是非常绽放的,所以他们哭闹的时候也哭闹的非常绽放,就是哭闹的苦,孩子们哭起来真的是好像非常悲惨,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很容易心软,或者看到孩子哭,看到孩子不开心,好像天塌下来一样。
其实完全不用。其实这就是建立规则的时候,他会意识到他的伸展会获得一些有限范围内的限制的时候的一种被撞回来的体验和感受。他需要去感受。所以白天就是要严格地遵守规则,晚上比如给孩子洗个舒服的澡,多按摩他们一下,多抚摸他们、多拥抱他们、多亲吻他们。
当他们感觉到非常放松了,大家一起床上,去聊一聊白天发生的那些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
可以交流“宝贝我发现今天当说三十分钟到的时候,你表现得非常难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吗?”就是让孩子能够有机会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告诉你他觉得没有想到去公园玩的时候是觉得三十分钟够了,但没想到当他玩的时候就感觉不够了。当孩子进入到一个游戏的过程当中,他自己内在也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一旦铺陈开的时候,如果要打扰孩子,其实是个人,都会感觉很不爽,会有一种完美感被破坏的感觉。其实成年人也是。
只不过他的意识力和觉察能力还不能够既照顾到时间的流逝,剩余时间,以及他正在运行的这个游戏的逻辑之间匹配,这是要慢慢去学习的。
当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经历匹配过程的时候,孩子当然会觉得不开心了。
所以,先让孩子表达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到的不爽、不完整、不完美的感觉,然后介绍给孩子说好因为是三十分钟这件事情会一直持续在那里,直到这个游戏结束,所以当你去体验一个游戏的时候要预估一下这点时间够不够,你完成一整个逻辑的过程的时间是否充足,这就是慢慢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需要学习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就是关于时间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