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的上面必定承载着心灵。
孩子说“天空”“蓝色”的时候,他一定为天空的美丽而感动,所以你也说“真是,多美丽的蓝天啊”,跟孩子一起望一望天空。
孩子说“汪汪,那儿”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狗狗好可怕”,或者“想在旁边多看一会小狗”,他的感情和想法都是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父母不能只注意孩子的语言,还应该关注他的心灵,在与他共鸣的基础上跟他对话,这是同时培育语言和心灵的秘诀。
作为教师,洞察孩子心灵的悸动,知晓孩子想说话的愿望,沉稳而热情地对待孩子,这才是拉近与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
语言原本是用来表现很多体验中的一小部分的东西,在体验中记住语言是最理想的。就好比冰山之一角浮出水面,冰山是体验,那浮出的就是语言。
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主动地意识到一味地传授知识,滔滔不绝,掌握课堂的“话语权”对学生是不利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有表达的意愿,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作为学生的倾听者,而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语言规律,正确认识孩子的性别差异是每一位家长、教育者的根本任务。教育者应该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空间,多平台、多方面激发孩子表达的兴趣,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