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坚持从这3个方面反思纠正自己的行为,而现在我们不必照搬这几个反思内容,但是这种每日反思的习惯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究竟什么是反思?
对产生结果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一开始假设的纠正。一般思考的过程是:假设一个前提,行动,然后是结果。反思也分为三步,观察结果;研究原来的假设,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假设;最后是反思纠正原来的假设。
反思能发现原来知识的误区,比如针对一个问题会不加思索做出某种反应,而这种反应有时是不合理的,其原因就是缺乏理性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很难发现新的思考方式或者解决办法。反思能帮助校正这种误区,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问的过程,多问自己为什么?是否全面,如何改进。这种提问会让我们不自觉的放慢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其次反思还能检验是否运用到了新知识。经常我们学习到新知识(比如从笑来老师那里学习到了概念,方法论),在反思的时候就能检验,是否或者能否运用到这个新知识,如果可以,那真是太幸运了,概念跟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就不仅仅是文章中的白字黑字了,而是慢慢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了。
如何反思?
1. 写反思日记,可以的话每天坚持。
如果想深入思考,最好能每周反思,每月反思。多问问自己,本周/本月是否有收获,收获是什么,哪个方面做到了持续进步?
2. 给每个反思内容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参考期望标准,寻找差距,查漏补缺。这其实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对标管理”。
3. 反思日记的没有固定格式,因人而异,而且也是不断摸索调整的。我自己用的比较多的是ORID总结方法,也有战友推荐九宫格。
反思很重要,但是反思后的践行更重要。我们反思是为了修正我们的行为,期待有所改变,能成长的更好,但是不践行的反思只是幻想,对成长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