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陪女儿玩手游《元神》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玩游戏的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比不玩游戏的更多。而且零零后的孩子,跟电子产品绝缘是不可能的。在跟女儿约定了游戏时间后,我们家是让女儿放开了玩。
去年年初,女儿用过年封包买了任天堂。游戏机回来后,除了她自己玩,还约朋友到家里玩,一度影响到睡觉时间。但持续不到一个月,游戏机只是偶尔玩一下了。
为了听音乐和闹铃,下半年给女儿买了手机。从开始玩《我的世界》到现在的《原神》,她都能遵守规定,每个周末玩一个小时。直到最近,发现《原神》有每天任务奖励,就约定了每天玩半个小时做任务。
在我看来,玩游戏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今天跟女儿谈论期考的成绩,女儿大声说:“我不谈”,然后加快脚步走到我前面去了。我追上去,跟她聊起游戏中人物,然后不经意地说:“考试就跟玩游戏一样呀,考试就是关卡,打不过就再来过。”女儿没有拒绝我说这个话题。我继续说:“语文就是凝光,没掌握的部分就是她升级缺少的材料,你不会放弃升级吧?肯定会想办法找到她都缺相呀。”女儿听了,开心的跟我讨论,数学会是哪个角色呢?
如果你也玩过手游,一定会佩服游戏玩家的执着:为了通过,可以一次次的失败,再一次次站起来。女儿刚开始玩游戏时,每每遇到发不过去的时候,就会很生气地大叫,诅咒游戏设计者。慢慢地,再也听不到她为了玩游戏而生气的声音了!
在刚开始玩游戏时,女儿还会说别人“你玩游戏菜菜的!”为此跟闺蜜闹了几次不开心。过后,我跟她说:“就像游戏里的角色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各个角色之间彼此配合才能打得赢呀。”慢慢地,女儿也就接受了他人的不一样。
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如果从正面角度去解读,游戏也是教育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