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码是一个散列值,通过单向函数求得,范围是int,数量有限,所以会发生散列值冲突。HashMap、Hashtable中如何解决散列值冲突,每一个桶中用一个链表来存放存在哈希冲突的值。
一、HashMap
Map是一种以键值对存储数据的容器,而HashMap则是借助了键值Key的hashcode值来组织存储,使得可以非常快速和高效地地根据键值key进行数据的存取。对于键值对,HashMap内部会将其封装成一个对应的Entry对象,即 Entry 对象是键值对 的组织形式。对于每个对象而言,JVM都会为其生成一个 hashcode 值。
HashMap 在存储键值对 Entry 的时候,会根据 Key的hashcode值,以某种映射关系,决定应当将这对键值对Entry存储在HashMap中的什么位置上;当通过 Key 值取数据的时候,然后根据 Key 值的 hashcode ,以及内部映射条件,直接定位到 Key 对应的 Value 值存放在什么位置,可以非常高效地将 Value 值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的设计思路,在 HashMap 内部,采用了数组+链表的形式来组织键值对 Entry 。 HashMap 内部维护了一个 Entry[] table 数组,当我们使用 new HashMap() 创建一个 HashMap 时, Entry[] table 的默认长度为16。 Entry[] table 的长度又被称为这个HashMap 的 容量( capacity );
对于 Entry[] table 的每一个元素而言,或为 null ,或为由若干个 Entry 组成的链表。HashMap中 Entry 的数目被称为 HashMap 的 大小( size) ;
Entry[] table 中的某一个元素及其对应的 Entry 又被称为 桶( bucket )
put()方法-向HashMap存储键值对
a. 获取这个Key的hashcode值,根据此值确定应该将这一对键值对存放在哪一个桶中,即确定要存放桶的索引;
b. 遍历所在桶中的Entry链表,查找其中是否已经有了以Key值为Key存储的Entry对象,
c1. 若已存在,定位到对应的Entry,其中的Value值更新为新的Value值;回旧值;
c2. 若不存在,则根据键值对 创建一个新的Entry对象,然后添加到这个桶的Entry链表的头部。
d. 当前的HashMap的大小(即Entry节点的数目)是否超过了阀值,若超过了阀值(threshold),则增大HashMap的容量(即Entry[] table 的大小),并且重新组织内部各个Entry排列。
get() 方法的实现:
根据特定的Key值从HashMap中取Value的结果就比较简单了:
get()方法-根据Key从HashMap中取Value
a. 获取这个Key的hashcode值,根据此hashcode值决定应该从哪一个桶中查找;
b. 遍历所在桶中的Entry链表,查找其中是否已经有了以Key值为Key存储的Entry对象,
c1. 若已存在,定位到对应的Entry,返回value
c2. 若不存在,返回null;
二、equals和hashcode的关系
没有对equals重写是,其实是调用了Object的equals方法,比较的两个对象的地址,贩毒案两个对象是否是同一个对象;重写之后一般是判断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
如果对象在散列表的数据结构
1)、如果两个对象相等,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相同。
这里的相等是指,通过equals()比较两个对象时返回true。
2)、如果两个对象hashCode()相等,它们并不一定相等。
因为在散列表中,hashCode()相等,即两个键值对的哈希值相等。然而哈希值相等,并不一定能得出键值对相等。补充说一句:“两个不同的键值对,哈希值相等”,这就是哈希冲突。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若要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除了要覆盖equals()之外,也要覆盖hashCode()函数。否则,equals()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