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对百事可乐高管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说的话,其中暗含着两个身份形象的对比:“一辈子卖糖水”vs “改变世界”。
这句话像有魔力一样打动了斯卡利,所以斯卡利成功加入了苹果。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有办法说出这样打动人的话吗?
有!方法就是按今天介绍的逻辑层次(Logic Levels),它是NLP大师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设计的一个优雅简洁的思维模型。
罗伯特·迪尔茨认为,我们的脑有六个不同层次去处理事情及问题,他称为理解层次:
▶系统:自己与世界中的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有怎样的人生)
▶信念: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应该怎么样、什么重要)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做什么,有没有做)
▶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事物)
因为逻辑层次被广泛引用,有些人把最上面一层翻译为“精神/愿景”;也有些人把上面三层画为倒金字塔(下面三层仍为正金字塔);也有些人把最高一层画为倒三角;这些变形都是比较常见的,大家留意一下即可。
逻辑层次主要应用还是在于理解和解释事情和问题。
比如当一个人觉得有困难时,我们若能够找出困难在哪一个层次的话,便能更快、更有效地帮他找出解决办法。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只牵涉到个人方面,我们只会用到较低的五个层次。
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可以在不同层次给出自己的看法:
▶环境:“这不是他的错,教室里的噪声很多,而学校总有些使学生分神的事情发生!”(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小)
▶行为:“他这次准备得不好。”(把责任推给孩子了)
▶能力:“他对数学一向都领悟得很慢。”(不只是这次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一般的能力、意义的层次,范围大了)
▶信念:“考试不大重要,重要的是他对学习有兴趣。”(范围更大,涉及价值观了)
▶身份:“他不适合学数学,他太蠢了。”(这个层次比刚才四个更高,是因为所说的指向他的人的本质: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案例:员工离职案例沟通
逻辑层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教练、领导力、项目计划等方面应用效果突出。
下面是从田俊国老师的《赋能领导力》摘取的沟通案例,小小地展示一下它的效果。
她的故事背景是:公司迁址了,一位表现很不错的女员工向她提出辞职的想法。他跟这位员工有这样一段对话:
员工:领导,公司离家实在太远了,我想辞职。(行为)
领导:辞职?你想另谋高就还是回家休息?(行为)
员工:我想在家休整一段时间,工作的事以后再说嘛。(行为)
领导:你不上班可以吗?家里经济条件好呀。(能力)
员工:我先生是某集团高管,收入不低,我不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能力)
领导:这么说,你是要做全职太太? (身份)
员工:我没想好,先在家歇着,等以后想工作再说。 (行为)
领导:十多年寒窗苦读,难道就为了当家庭主妇?(身份)
员工:我没想那么多,就想休息休息,反正不愁生活,何必上班那么辛苦呢。(行为)
领导:我在想,家庭条件好固然让人羡慕,可是如果经济不独立家庭地位就不会高。(价值观)
员工:也不是啦,可能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再找工作。(行为)
领导:过一段时间工作的心气没了,工作也生疏了。(能力)
员工:看来我把事情想简单了,让我再想想吧。(行为)
领导:人的惰性都想安逸,可是上进心又在鞭策我们。关键是你想成为谁。(身份)
员工:您说得对,我不是贪图享受的那种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事业。(身份)
领导:祝贺你,重新找回了自己。环境的改变不应该是放弃梦想的理由。(身份)
员工:我想困难是暂时的,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
领导:真心喜欢你这股顽强精神。(价值观)
应用逻辑层次的注意事项
1.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
当问题升至信念或身份的层次时,解决便会困难得多。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难以产生效果。
2. 可把逻辑层次来评审检讨一个项目或规划。
手上有一个重要计划,可以按照理解层次的次序,由低至高,逐层做一次检讨。
自己被一件事情困扰时,可以按照理解层次的次序,由低至高,搜索问题的根源,进而思考解决方案。
引导朋友或下属处理问题时,也可以运用理解层次找出问题所在。
3.表扬人时用上三层,批评人时用下三层。
在管理激励时如果想赋能别人,把好的行为从上三层找原因;
如果别人做了不应该被鼓励的行为,则尽量聚焦在下三层进行沟通。
4.可以把逻辑层次当成一个提问框架
需要对方思维收敛的时候“上堆(向上)”,需要对方思维发散的时候“下切(向下)”。用“上堆下切”的策略,可以使人更多层次、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问题,从而激活更多脑区工作。
逻辑层次好像把大脑虚拟成一个同心圆,驱使人们像地毯式搜索一样地思考。
如果我们平时的对话能够按照“逻辑层次”进行组织,比如用于之前的核心框架“跟随-跳转-带引”中的“跳转”环节,那么有6层层次可供谈话者进行主题的切换,常常可以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