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处于两个月交替之际,所以内容也分为两块,推广和运营。具体包括线下推广、推广总结、运营入门、个人运营以及企业运营。
线下推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线上推广,反而忽视了线下推广,线下推广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涨粉渠道。当别人都关注线上推广,而你专注线下推广的时候,也许,这正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线下推广途径很多,勾老师重点介绍了六种。
文件清单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有的人甚至有了独特的个人标签,比如我们单位的小吴,我们有任何电脑问题都会找他,他被我们称为电脑达人。
我们不妨进行自我梳理一下,将自己的闪光点系统的整理一下,做一系列的文件清单,放到公众号后台,让大家下载。
随手礼物
现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礼物定制,我们可以定制一些精巧独特的小礼物,把公众号设计在小礼物边上,聚会或者拜访好友,随身带着,有必要的时候就送出去。
用随手礼物推广公众号,不快但是长效——前提是你的设计一定要别致有用,否则人家可能随手就扔了。
分类信息
对于本地类公众号(比如便民公众号、城市特色挖掘等),可以学习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站”,尝试进行分类信息,搜集大家感兴趣的信息,加上自己的二维码,打印出来,散发出去。
线下分享
如果有线下分享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推广你的公众号,但是不是生硬的让大家关注,可以把分享的思维导图或者资料放在公众号,引导大家扫码并回复关键词,获取资料。不知道怎么做就看看复习一下“资源推广”吧。
商家合作
与商家合作也是一个不错的推广途径。你写软文帮助商家宣传,商家让客户扫码优惠替你涨粉。
与商家合作具体说来有三步:写软文——链接放公众号自动回复处——商家桌贴公众号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回复关键词获链接转发朋友圈,立减N元/送饮料)。
这是一个三赢的方法,多谈几个商家效果会更好。
涨粉工具
如果是团队推广,希望更快的见到效果,不妨花一些钱,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现在流行的微信照片打印机,售价2000左右,买了放在流量大的地方(饭店门口、商场门口等,也需要你先谈好),路人可以扫码关注你的公众号,然后打印照片。
这种方法,涨粉快,每天净增粉过百甚至过千都问题不大,但是掉粉率也高,所以还要注重内容的打造。
推广方法不在多,而在于适合。找到一两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进行深入挖掘和设计,也许你就找到弯道超车的好办法了。
推广总结
整个10月我们都在学习新媒体推广,至此这个知识点就告一个段落了,不过有几个重点一定要记得,而且要多复习、消化和应用。
1.做新媒体推广,必须识别并绕开误区
2.新媒体推广,先整体推广规划再按步骤执行。
3.给用户画像,找对用户,分析用户。
4.“一鱼多吃”,顺手完成。
5.提前设计好推广矩阵,搞明白日常工作与阶段工作。
6.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去做付费推广。
7.做群推广,必须一步一步按照“套路”去观察、引导、种草。
8.账号互推先打磨出转化率较高的“种草”文章,然后再互相转载。
9.用投稿做推广,做好两件事:花时间打磨文章、好文章发给小编。前者注重质量,后者注重数量。
10.少有人走的路,才有可能是你弯道超车的路。
11.活动推广的涨粉效果极佳,把自己变成一支队伍,从目的分析到时间规划再到活动执行,一个也不能少。
这11条就是时刻提醒自己的推广清单,具体内容如果忘记了,可以在文末翻看本月的笔记。
运营入门
既然是入门,肯定要先掌握概念,了解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是什么
“运营”随处可见,新媒体运营与我们常见的“公司运营”“宾馆运营”等不一样的是前缀,但内涵基本一致,所以你可以把“新媒体运营”理解成:从整体上运作和管理新媒体平台。
为什么学运营
如果把新媒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之前学的“发文章”“群推广”“写问答”等只是这棵大树的枝叶,是点缀,而运营是主干。抓住主干才是抓住核心内容,懂运营才会知道从整体看问题、才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不至于总纠结“我哪里出错了”。
怎么学
新媒体运营讲求的是整体性。所以,学习新媒体运营,需要按照“总→分”的形式。
第一步,学习新媒体运营的整体思路、思维;
第二步,学习内容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等主干模块;
第三步,学习社群、网站、店铺运营等分支或衍生模块。
就像看一本书一样,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知道作者主要讲的是什么,一些细节的作用,你才会清清楚楚。学习了新媒体运营,你再回顾之前的知识点,你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个人运营
个人做新媒体有必要学运营吗?
懂运营与不懂运营有区别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个人想做好做自媒体并不容易,不懂运营就像在黑夜里走路,没有灯光没有月亮,不明方向只能胡冲乱撞,耗时耗力。但是懂运营了之后就大不一样了,不仅方向明确,懂得做事的轻重缓急,而且在思路和细节上也会更专业。
那么如何做好个人运营呢?
资源定位
正式做新媒体之前,你必须学会盘点自己的资源,梳理出自己的初步定位。如果不记得如何梳理资源,在公号回复“资源”,告诉你从哪些方面梳理资源,明确定位。
定位不是一次梳理终生确定的,它是动态的,会随着你在这个领域不断的精进而不断的增强,因此,你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资源,不时的进行定位的修正和优化。
内容形式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内容,也都有擅长的表现形式。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因此,资源定位之后,你必须知道自己擅长的内容是什么,擅长的形式又是什么。
秋叶大叔擅长的内容是PPT,形式是图文,所以他的主打内容是网易PPT图文课、微信“秋叶PPT”公众号等。你呢?
卡位平台
有内容还要有适合的平台传播内容。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调性,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创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喜欢读书与分享?不妨主攻豆瓣;
喜欢写文与创作?不妨主攻简书;
喜欢深挖与研究?不妨主攻知乎;
...
如果自己还想多多尝试,进行各种摸索,可以初步定位在微信公众号。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在卡位平台(主攻平台)之外,可以尝试入驻多平台,比如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等,建立自己的平台矩阵,这样个人品牌的打造会加速。
跃迁活动
小孩谈成长,成人谈利益。大家做新媒体都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粉丝、有流量、有money,因此,不可能甘于一直在卡位平台写写写发发发。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准时,就需要进行阶段性的跃迁活动了。
跃迁活动,自然要搞出点新花样来,比如:
抱个大腿,求推荐?
做个活动,涨涨粉?
蹭个热点,曝曝光
个人新媒体运营难道最多只做到这四步就止步了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把目光放长远,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争取有自己的小团队,所以我们还需要再关注一下企业运营。
企业运营
企业新媒体运营≈团队新媒体运营,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点。
用户画像
企业运营第一步就是必须了解自己服务的对象,只有知道自己服务的对象是谁,他们喜欢做什么、他们平时在哪些网站购物、在哪些网站消遣、消费水平是多少等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
平台矩阵
个人做新媒体,需要卡位平台,只有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再多关注几个平台。但是企业不一样,企业做新媒体,开始就应该建立自己的平台矩阵。
企业的平台矩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媒体矩阵,比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软件,等等。而且必须分清主次。一是“大小号”矩阵,即每次文章推送出来后,必须安排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平台分享,比如有的用个人微信号转发、有的用个人微博分享。
渠道合作
企业运营与个人运营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企业耗不起时间。个人做新媒体,可以是兼职做,慢慢来;但是企业不同,必须能够快速做起来。因此,能够花钱解决的问题,就应该根据预算去花点钱。比如:
广告渠道,投放广告;
粉丝社群,策划活动;
大号渠道,日常维护
...
内容转化
内容转化是指一篇广告或一段软文发出去后,多少人按照指引,去下单了。转化率等于下单数量除以阅读数量。
至于如何转化,可以在公号后台回复“宣传页写法”,了解详情。
转化率高的文章并不是能够轻易写出来的,必须经过 “投放测试→算转化率→优化文案→再投放测试→再算转化率”,不断打磨出来的。
本周的知识点内容较多,一周时间你可以消化完吗?
所有的知识都只有经过实践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希望你能够和我一起践行践行再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