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曾一直是我的痛。小时候在家翻箱倒柜也只找出一些诸如如何养鱼、如何种植大豆、太极拳、点穴与解穴,以及草药书,这些书我实在没有兴趣,也实在看不懂,因而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后来上学了,阅读量也仅限于课本。好在我一直都喜欢上语文课,上课很认真,老师教的知识点都会去背去记住,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唯独作文让我倍感沮丧,写的时候总觉得词穷,语言干巴巴的,每次成绩出来基本都是60分。那时候也不知道看课外书的重要性,而且家长、老师都不鼓励看课外书,抓到了就要没收,还要挨批评。现在我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焦虑。我以为我的作文水平会一直处在60分的状态,直到一次准备德福考试的经历让我欣喜地看到:我的作文水平原来可以不止60分。
去年我报名了7月份的德福考试(德语考试,类似英语托福和GRE)。我深知写作是我的弱项,为了准备写作部分,我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少数几本写作教程都买回了家,仔细研究了考试对文章结构的要求,尤其是连贯和衔接的技巧,并按照考试的要求每天写一篇不同主题的文章,同时在努力地背单词,看书,扩大词汇量,这样的练习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夕。四个部分都考完以后,我对其他部分无感,唯独对写作部分信心满满。成绩出来:5分!(最高分5分)写作果然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信心顿时大增。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自己就是懒,不愿意去刻意练习而已,还找借口,美其名曰:完美主义情节作祟。
语言积累少,不会运用写作技巧,只会套用结构,不懂如何衔接与连贯,是写作小白的通病。没有自信,害怕写作,不想写。上大学后,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书是看了不少,但是还是不敢写,总以为厉害的人都是落笔成文的,根本不需要反复修改。其实我还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后来才明白:写作不仅需要语言和素材的积累,更是需要掌握提升写作的方法。知道了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刻意练习,写作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所以,写作小白,不要怕。
《完全写作指南》的作者劳拉.布朗在书中支了很多招,帮助大家客服害怕心理。首先要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写出来的文章是对别人有启发的。其次,写完以后,放一段时间,从读者的视角仔细读一遍,看看是否有含糊不清的地方。再次,平日多搜集和整理素材,写作的时候可以在众多素材中挑选、甄别或者合并出最适合的材料,也即头脑风暴法。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内容的组织也是很重要的。熟悉各种文体,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体和结构,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引人入胜。最后,谨记:没有完美的文章,先完成,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写作小白,写起来,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