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开始了弄卡片。在做英语时,我明白怎么做了。
但到了做会计的卡片时,自己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以前做卡片时,用的都是考题,或者用的别人的讲义,做成的卡片。自己就开始背。
但是现在,自己不能别人的讲义,自己也说过很多次,就和用别人笔记的一样,那都是别人的想法,对自己而言,并不是自己的。
自己从做卡片,又想到笔记的问题上。
自己在做笔记时,自己总会怀疑,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解释的对吗?如果遇到其他的情况,自己的解释是不是就不适用了?
自己可能不太习惯去相信自己,总感觉别人是对的,自己想的总会有些不足。自己就认为,自己虽然学会了,但是表达能力有限,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不能落实到笔记上。
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些知识点,自己心里懂,但是就是表达不出来,现在做卡片时,总感觉怎么“写”,都不对。
自己到现在都不会独立的做笔记。自己听完课,无从下笔,就会先去看别人的笔记。别人做的自己是不是明白。如果明白,自己就用别人的笔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就回头再学一下。
自己也明白,笔记是给自己看的,不用考虑美观度,自己看明白就行。但是每次做笔记时,还是无从下笔。理智上明白,但是情感上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
看到别人做的笔记,总会不自觉去比较,感觉自己做的什么也不是。越是这样想,自己越不敢下笔做笔记,也越来越自我怀疑。
现在自己心里有想法,却无法落实在纸上。自己会想很多内容,但总不能把这些内容都写上。笔记就是要简练为主。如果写的太多,那就就成“教科书”了。
自己想写简单的结论,但自己想的句子,很长且没有概括性。不用自己写的,就只能用书上的,又会慢慢的变成以前的样子。
自己的笔记只是把书上文字,搬到笔记上。对自己的学习作用并不大。自己也没有兴趣看第二遍。这样还是不会想复习。
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我并不想面对。就是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的懂。只有懂了,就会表达出来。表达不出来,只能说自己学的还是一知半解。但自己会误以为自己学懂了。
自己大脑感觉自己懂了,当真的落实到文字上,要做笔记了。那些不懂的,不明白地方,就会表现出来,不能再骗自己了。
自己可能又把问题弄错了,不是自己不会表达,还是自己没有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