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们会享受孤独,甚至想不清楚人为什么要谈恋爱。然而有时候,又会觉得一个人还是孤单了点,想要有个人陪伴和照顾,一起对抗生活的难,分享生活中开心的事。
上班后日子就日复一日,过得比读书还单调。某天中午,微信突然蹦出了一个“好友验证请求“,上面还备注了一行字:”我就看看要我加几遍”。
还挺有趣,当即我就通过了验证。并回了他一句,我这么善良大方,怎么会让别人一直加。他表达了一番受宠若惊,说原本还以为我不会通过,发了几个表情包,我也回了他几个表情包。
然后就完了。
后来他给我发过几次消息,聊过几次天,说一些有的没的,感觉这个人挺无聊的,还有点幼稚。
事情的转机是发现他是在一个阅读群加的我,也很喜欢看书,并且也有自己的公众号,更巧合的是,还跟我做的同一个行业,都是做新媒体的。
要说人们为什么会互相吸引,如果是面对面的话,肯定是因为长相和气质,如果是通过手机,肯定是因为才华和相同的爱好。
聊了没几次,总是给我发语音,我其实特别讨厌发语音,希望所有的沟通都可以用文字解决,能不打电话的也坚决不打电话。刚开始有点反感,但是后来仔细听,发现他的声音还挺好听的,有种特别的磁性。
慢慢地,我竟然习惯了他给我发语音,也开始跟他回语音。他说他在北京,每天上班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有时会跟老板出去见下客户,更多的是在办公室写内容,做运营。
有次他跟我聊天,我说你不上班么,他说上啊,今天跟老板在外面喝茶,然后还给我发了个定位。我说又不请我喝,给我发定位干嘛。他说你来我请你啊,我也跟他发了个武汉的定位,我说要请来这请。
他开始很假的说那我真去了,后来装不下去了只好说,嘿嘿,太远了。我说那你逼逼什么。
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他聊天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会定时和我发早安和晚安,语音也不一段一段的发了,直接给我发语音通话聊天。当然,习惯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好和行业相同,总是我说一句话他立马能接到下个梗,他说一句话我也刚好知道。
有时候跟他聊天,会想到刘震云写的《一句顶一万句》里面说的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找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做新媒体的人,每天都会关注各种热点和事件,每次什么猛料和热点出来,我们总是第一批知道的人,然后分享给对方探讨。后来发展到我工作上的事,给他一个标题和方向,他也能立马给我写一篇文章出来。虽然不能完全用,但是修改删减一下,还是能帮上忙的。
也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看过的很多书他都看过,我微信读书书架上的一些书,有的他的书架也有。有时我们会一起看同一本书或者同一篇文章,然后就书里的内容进行讨论。他会看我的公众号给我留言,我也会看他的公众号给他留言。
聊久了之后,关系就变得有点暧昧。那段时间我经常焦虑、失眠,他就和我语音直到我睡着为止,用他带有磁性的嗓音给我讲故事、读书、唱歌。把他喜欢听的歌单都分享给我,有的会自己学了唱给我听。
他唱歌还挺好听的,字也写得漂亮,有时会录几个小时的音频给我发过来,说那是他唱了几个小时唱得最好的一遍了。有时会给我抄诗或者一些句子,用一张白纸写得方方正正,然后拍给我。他也自嘲说,没认识我之前,自己都没发现自己有这么多才艺。
那段时间,只要我想找他,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不管是凌晨一两点,还是凌晨三四点,不管他是睡了还是没睡,都会秒接我的语音然后跟我聊天。他说他以前谈恋爱跟他前女友都没这么聊过。我说我没谈过恋爱,不知道。
我们互换经历,从小时候到读书到参加工作,无话不谈,不分昼夜,感觉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在我们中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这种感觉是我们以前从没有遇到过的。
他说他以前从没有这么疯狂过,有点不可思议。我也觉得剧情发展得有点像琼瑶阿姨的偶像剧。
有一种恋爱的感觉。而且是恋爱了很久的感觉。
他说让我当他女朋友。我说面都没见过谁要当你女朋友,他说不是跟你发照片了吗,我说照片能跟真人一样么。果然,关键时刻我还是很理智的。我们都很默契地只发语音不发视频,他要求我也拒绝了。有时候都觉得其实就这样就挺好的,也是怕见光死,破坏了这种氛围吧,哈哈。
我跟他说《查令十字街84》的女主角海莲和弗兰克写了20年的书信不是也没见面吗,那种感觉也挺好的。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很遗憾。他说那个时候是因为物质匮乏,条件不允许,我们现在不一样。
后来聊得越来越深,还是挺想见面的。担心见面会破坏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远没有见面的渴望来得强大。刚好赶上过年,他辞职回老家山东了,我们约定好说,过完年就见面,他说他从山东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