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
只有频率相同的人
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处
不为人知的优雅。
人生难免不得已会有很多无聊的时光,可我发现在所有无聊的时光里,总会有很多突发奇想的想法。
《刺猬的优雅》这部影片谁也没有推荐给我,也是一部相对而言比较冷门的影片,不过在豆辩却是好评比较高的一部电影。
不同的人对每部所观看影片的主题有不一样侧重点,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有关在孤独中收获爱情的影片,也可以说是有关人生哲理的影片,我们因人而异。
影片主要以一个生活在上层阶级十一岁女主人公(帕洛玛 饰演)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展开称述,然后她预谟在十二岁生日来临之际决定自杀来展开。
“人的一生如同在鱼缸里,在这个世界里,大人们像窗户上的苍蝇,用一生在鱼缸里撞开想去”
谁也想不到,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对人生竟有如此深的认识,该庆幸她知书达理,还是同情她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竟然会有自杀的念头。
帕洛玛喜欢用摄像机来记录生活中有趣(自己感兴趣的)的点点滴滴,因为帕洛玛的谨慎细心和沉默,让所有人都觉得十一岁的帕洛玛有抑郁症,
当帕洛玛的母亲告诉新搬来的邻居(小津格朗 饰演),帕洛玛有抑郁症的时候,我想到了莫言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当哭成为一种表演的时候,应当允许有人不哭”。
默默不言的人总是能轻而易举的看到周围人丑恶的嘴脸,却因为种种客观的原因不会轻易揭穿,只好选择用另外一种方法保持着自身真诚。
很幸运,新搬来的邻居小津格朗对帕洛玛的沉默不言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及时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让帕洛玛觉得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难得遇上能和自己灵魂对的上话的人,可一旦遇上,就连彼此的沉默,都如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窃窃私语。
小津格朗邀请帕洛玛到自己家玩,对他们住的公寓的守门人(米歇尔 饰演),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有趣的灵魂才会相互吸引原因。
通过后来,小津格朗和米歇尔夫人简单的几句对话,从侧面讽刺了住在这栋公寓里人们思想上的愚蠢和行为上的世俗。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可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句话道尽了米歇尔夫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无奈。
帕洛玛甚至用自己的行动,让外表冷漠的守门人米歇尔夫人同意被她采访,也正是因为帕洛玛的采访,让孤独伶仃的米歇尔夫人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周围人温暖。
米歇尔夫人之所以会接受和小津格朗先生共进晚餐,我想是因为小津格朗先生并没有因为她守门人的身份,对她有任何的偏见,反而因为他和她初次的见面时的几句会话中,米歇尔夫人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娓娓道来,吸引力小津格朗先生对她好奇。
觉得米歇尔夫人身上带有一种有修养的孤僻。
在与小津格朗先生一起欣赏影片过程中,对影片的每处场景都能的细心欣赏,也能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小津格朗内心很激动,一个中下产阶级小学没有毕业的中年妇女而言,竟然能对名著如此了解,可见她内心的充满细腻却丰富的情感。
故事总是这样,当米歇尔夫人同意和小津格朗先生每天都共进晚餐的时候,出门却被一辆车给撞死了,让期待小津格朗先生和米歇尔夫人约会场景的我,心里就下了几份遗憾。
影片最后以米歇尔夫人的去世落幕,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几份遐想,不明白帕洛玛有没有在十二岁生日的那天自杀……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您在做什么”
“您在准备去爱一个人”
对于帕洛玛最后有没有选择自杀,我都想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来概括她对人生的定义“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人生真的已经很难了,而这部影片将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之前在微博里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不是我病了,而是这个世界病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因人而异。
可我倒觉得那些被说成有病的人,不过是看不怪这个世界的纸醉金迷,却又抵不过,只好选择用沉默来代替,却被在这个世界过得好似很“潇洒”人贴上了各种病的标签。
比起那些被包装过的美好,所有平凡的美好才是值得人们去赞扬的,可往往是那些被包装的美好,总是轻而易举的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殊不知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感受到彼此,所以无所谓频率不同的人对自己的看法。
生活中多少孤独的躯体却有着崇高的思想。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在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为了生活他们的身体不得不迎合周围的人,可他们的思想却离群所居。
外在的富有需要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去扶持,可是内在的富有任何人都可以拥有。
愿你成为一个内心富有不惧怕孤独的人,就像米歇尔夫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