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她以高出市重点高中40多分的成绩被选拔中师面试。她记得有几项内容,体侧,面试。体育测试,能理解,体质不好是教不了书的。而面试的内容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面试包括英语口语表达,朗诵、唱歌、等项目,检验学生是否存在“口吃、重听、高度近视、五官不正、身体畸形等生理缺陷,嗓子的质量这些项目。这些当时她不知道,直到到了班级,个个嗓子很好,才知道这个主考官原来还测试嗓门的质量。另外一个项目就是测试一个人是否有仁爱之心。主考老师讲了一个故事,问参考者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测试的仁爱之心。她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主考官说,你适合做老师。就这样,被主考官说的“适合”改变了她的初衷。本来打算敷衍一下她妈妈,因为面试不合格,她就可以读高中了。
是呀,一个老师,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能把人育好?
已为人师,在课堂上哪些方面能够体现仁爱之心呢?
01. 有学生立场
观课觉察到感人的一幕,孩子们见到有老师在后面观看,使劲地配合老师写笔记,老师要求同学们都记下来。全班刷刷整齐地低头奋笔疾书。我离开座位,看看孩子们是不是会作笔记,见到好几个孩子在奋笔乱书,我估计是2个原因,一是不会汉字,还有就是速度跟不上。因为写的东西不成文字。
真是给老师面子呀!当堂老师下课后是不是对于这样的情况给予表扬,帮助和指导?充分理解孩子的不易。当我好几次听到大家说,他们啥也不学,根本没有动力,对于任何批评,刺激都无动于衷。有没有想过,一个孩子啥也不学,十几个小时坐在教室里的痛苦感受?如何把他们从这样的状态中拉出来比上什么内容都更重要。
02.看见他们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追求被看见。孩子更是如此。你的看见,最有意义。
A同学发现B同学没有笔墨写字了,他调侃自己反正学不会把笔潇洒地扔给B,你应该看见他的潇洒,表示欣赏。当A开始“做”=抄作业时,你得为他起步而送上掌声。当A从8分考到13分时,你必须为他记住5分是如何获得的。当他考到20分时,你要知道这点进步不易,说不定有个好方法在里面起了作用,给个机会让他分享分享心得。当他又有突破时,你得领着大家一起见证他的高光时刻,让大家为他投上进步之星的宝贵一票...如此看见,不是批评,不是牢骚,不是责备,因为你摊开双手说“没办法”的时候实际上无仁爱之心的表现。
03. 给予及时的、正面的、具体的反馈
听得仔细吗?听得专注吗?
发音饱满吗?声音适当吗?
主动积极吗?问题有思考力吗?
阅读有方法吗?查找关键信息会使用标志了吗?
写得整齐吗?关注了格式吗?
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反馈。
教什么,怎么教的重要性都比不上这三个点,真正的拥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适合去专研教什么,怎么教了。
仁爱之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