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以记叙文写作为主,考场习作、单元写作训练、日常随笔也常常考察孩子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记叙文写作的技术,似乎并不深奥,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却是无止境的。而且在技术之上的,更要有情怀。没有情怀的叙事技术,无法抵达真善美,无法打动人心。情怀之深厚高远,自然也是无止境的。
在青少年时代,就要铸造情怀。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情怀”和“技术”这两样“法宝”在写作中的力量,我亮出了三篇佳作(分享其中一篇)作者都是我们孩子的同龄人。
擦亮眼睛,让我们以文学的视角来品析文章,寻找亮点和美点吧!
1品标题,《讲不完的父爱》,从标题中我们已经洞悉文章的主旨---赞颂父爱,可它却比一般的标题《父爱》《难忘的父爱》在表达上更胜一筹,一个“讲不完”给人一种此话未了,余意未尽的感觉。父爱绵绵不绝,说不完道不尽,这不正道出了作者的心声吗?
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拟题有诀窍,阅读须留心揣摩啦!
2品开头,“你的发梢……多出许多银丝,一根又一根;你的脸上不知怎的多出许多皱纹,一道又一道;你的步伐也不如从前那么矫健,一步又一步。”作者寥寥数笔从头发、皱纹、步伐处勾勒出一个日渐衰老的父亲形象,句式整齐划一,排比句成段,读起来给人一种诗意的生动印象。
3品文字和结构,可是读到这儿,文章的主角还未出场,好奇心强的读者还会继续往下看,第二段是对父亲在沙发上一丝不苟工作的情景进行的一个“特写镜头式”的描写,主角闪亮登场了,但是这种出场方式却显得别具一格,“父亲微驼着背,两脚盘在一起,坐在了沙发上,好似一尊大佛。他两首拿着工作资料,正全神贯注地读着,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你的脸上有数不清的汗珠。”
父亲平日在家里比较放松,所以才会有“两脚盘在一起,坐在沙发上,好似一尊大佛”的情态,如果在工作单位,这绝不可能的,小作者捕捉到了这处细节进行细致刻画,将父亲在家工作的状态真实地呈现了出来,给人什么感觉呢,不做作,读者会对后面的内容建立一种信任感。
“两手拿着资料,脸上沾满汗珠”这些细节进一步刻画父亲工作的专注,才读完两个自然段,但父亲的形象一点一点在读者心中立起来了:不再年轻,工作认真专注,由此还能感受到父亲的勤奋和敬业精神。(父亲可不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额)
从第三自然段开始,作者开始叙述具体的事件了,我们来看他的叙述方式。“爸爸,我的市民卡掉了。”语言描写引入事件,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你且看爸爸听完这句话后的反应“猛地抬头,脸上写着不满,皱纹更深了,不耐烦地说……”我们先研究这句话,融合了动作、神态和和语言描写,小作者很善于描摹细节,从父亲的这些细节变化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父亲怒了,“怎么又丢了,上次粗心大意,这丢三落四坏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免不了遭到父亲的责备和数落,这处语言描写给出的信息量很大,“我”曾经丢过卡,这是第二次,“我”给爸爸留下了丢三落四的坏毛病的印象,父亲既是对我的指责也是对我的教育。(典型的中国式教育)
再看看我的反应“耷拉脑袋,鼻头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从这里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对于做错了事情以及遭到父亲批评后的态度:有沮丧,自责,委屈……看来“我”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性格比较内敛,并没有将事情的经过主动讲给爸爸听,而是细心的爸爸首先发现的问题。
“爸爸指着我的裤子问这是怎么回事?”爸爸真的堪比福尔摩斯,观察力超强啊,这一个发现让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当父亲知道我因为摔跤了以至于弄丢了市民卡后,来看看父亲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转怒为忧”“压着嗓子说这么不小心”“拿来药箱小心翼翼地帮我擦拭伤口”态度由刚才的一腔怒气,转为替我担忧,连和我说话声音都压低了,但父亲仍不像有些咋咋呼呼的母亲,他只是浅浅地说了一句“这么不小心”,这话里有担忧,有关心,有少许埋怨,文章精彩的一处情景描写呈现出来了----父亲帮我擦药,细微之处见真情,你看作者多么会抓细节,将父亲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我们一边读着文字,一个细腻柔和,疼爱女儿的父亲形象赫然在目,铁汉也有柔情时啊!
此时作者的情感爆发出来,眼泪霎时掉下来,与前面的泪水形成照应,如果说前面的泪水是受到父亲批评后委屈的泪水,那此时的泪水就是感动的泪水,前后两次泪水也是情感发生变化的标志,写文章叙事一条线索,还暗含着情感这条隐线。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擦完了药,故事就讲完了吗?不,很多同学都会在此处止笔,那样就显得单薄了,且看作者,她继续写了父亲提醒我下午有辅导班,让我睡一会,继而又继续刻画慈爱体贴,心细如发的父亲形象,”父亲为我盖毯子,可就在此处,我发现这位父亲不是像其他父亲那样盖完毯子就离开,而是“坐在我的小床上,什么也没说,过了好一会儿,轻轻地走出去,轻轻地关上门,轻轻的,轻轻的”父亲坐在我床边为什么好一会儿没离开,我在想这就是父亲对女儿的一种静静地守护,就在身边,不讲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那种父爱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耐人寻味,真挚感人。两个”轻轻的“,既刻画环境的静谧,读者在父亲刻意的轻慢动作里又都能读出意味深长的父爱啊!
文章写到这里是否该结束了呢,还没呢。挖掘一个素材必须得深入,得透彻,得全力以赴地勾勒父亲,让父爱像太阳一样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从而将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小作者继续往下讲故事,
醒来,走出房间,客厅,父亲已离开(工作的忙碌),一杯热水热热的,热水下一张市民卡温温的,一股暖流暖暖的,读到这儿,我们都和作者一样内心被父亲的铁汉柔情扎扎实实地感动了一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市民卡”的出现,这卡哪来的呢?当然是父亲帮我或者捡回来,或重新补办……文章里没提,也不需提,但卡的出现将情感推向了一个小高潮,都说父爱如山,父爱的深沉和厚重在此处体现。
此处叙述部分结束,抒情适机登场:
“或许……柔和的阳光……;或许……,博大的和风……;或许……”排比段再临近结尾处呈现,不仅增加了文字的美感,而且显露出作者的文学素养,有才还得露出来啊,这处涨粉无数。
4品结尾,好的结尾像豹子的尾巴一样简短有力,“我发现,父在左,爱在右,走在我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既总结了全文,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了中心,还与文题呼应,一句“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显得含蓄而唯美。
父母之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品析佳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你能发现优秀作品中的美点和亮点,并就此咀嚼一番你就能在此过程中提升文字能力。文字的任务,是要成功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情绪来,这就是作者的情怀。动笔之前,要多想一层,想深一层: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情感或情绪?在文中怎样表达?哪些地方要详写?捕捉那些细节写细,写传神,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或许就是情怀的力量吧。
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阅读中对高雅的文字肃然起敬(《讲不完的父爱》一文尚称不上高雅),有意收入囊中,据为己用,那写作功力大增也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