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
自己在网络营销行业待了将近6年时间了,也正因为待的时间越久越关心这个行业的未来,如果没有未来,那自己岂不是在这个行业积累的知识白费了?其实近些年接触的很多行业新人,对这方面也是有很多顾虑的,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旦进入某个行业,就会消耗掉很多时间精力,而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精力——因为这个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你必须接受的现实就是,无论你做什么行业,你都需要投入至少3-5年时间(也可以用近几年比较流行的10000小时理论解释),才可能做出点儿名堂。而人生又有多少个3-5年呢?从这些角度考虑,就知道很多人(“很多人”泛指认真生活的人哈,对于混日子的人没那么多顾虑) 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有多么严重。而更现实的是,绝大多数人是没办法依靠没办法得出可靠的结论的,身边也别想有什么“高人指点”——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近几年来自己也一直在心存忧虑,但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下,继续在这个行业里待着(近几年从甲方步入了外包公司)。也正因为有这种危机感,迫使自己不断去阅读很多行业相关的书籍,甚至非行业相关的知识,比如历史(“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和其他科普类读物。其实说的坦率点儿,就是自己心虚,想通过更多知识来给自己预测未来,提供有力的支撑。
解决问题
直到最近才若有所悟,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周末的时候听得到APP上面吴军的《硅谷来信》,其中有一部分是讲: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至于巴菲特午餐聊的内容为什么可以透露出来,我就不深入阐述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补补知识,巴菲特每年都提供一次让其他人和自己吃一顿午餐的机会,前提就是通过竞标出价最高者胜出,获得的钱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那么如果有人获得了这次机会,而此人的朋友就有机会获得聊天内容了。)巴菲特给出的其中一条的忠告就是:“不要做自己不懂得事情”——也就是不做的智慧。
原文引用,以下部分出自《吴军.硅谷来信》,第46封信|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二):
“对于一个企业,什么事情不能做呢?段永平讲,不熟悉的,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当然不能做,这是巴菲特的思想精髓。但是很多人不新这个邪,一定要尝试,虽然我们常常鼓励大家尝试新东西,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没有搞懂之前就盲目的做。接下来,他给我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当年段永平的步步高公司曾经夺得央视广告的标王,因此靠着黄金时段的广告,这家公司的品牌迅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为了维持品牌,也为了宣传自己新的产品,他的公司每年都投入几亿到现在的几十亿做广告。当然,也就让广告公司挣得盘满钵满。说到这里,你可能马上回想到,与其让广告公司挣钱,还不如自己成立一家广告公司,或者收购一家呢。
的确,当时步步高的很多高管也意识到这一点,向段永平建议自己创办广告公司。但是段永平并不认可这种想法,认为自己办广告公司一定会办砸,因为他不懂这个行业。下面的人当然还要据理力争,他们说,你怎么就肯定我们办不好呢?或许我们能够学习,能够办好。段永平解释说,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办好,但是我知道一定会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因为如果你们的逻辑成立的话,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应该是可口可乐广告公司,或者宝洁广告公司,但是结果却不是,这里面必然有它的原因。从这个很特别的想问题的方式上,我能体会什么叫做智慧。
段永平接着和我讲,当年和他先后夺得央视广告标王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成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今天它们绝大部分消失了,个别的还在苦苦挣扎。而他因为没有去做那些自己不懂的事情,而是把心思放在一代代产品的更新上,十几年来公司发展得非常稳健。而这些,则是他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
当我看了这段话以后,突然就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以前的很多顾虑都烟消云散了,真是庸者自扰。为什么呢?因为只要互联网存在,网络营销就必然会一直存在。公司要获取用户,获取用户后还要获取更多的用户,现目前来看除了营销没有其他可替换的方式——营销就是连接企业与用户的唯一纽带。而网络营销相对来说又是效率更高的一种方式,因此网络营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5-10年内必然存在。为什么是5-10年呢?《风口》一书里面讲到互联网前20年属于消费性互联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相关产品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未来的20年会往产业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会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来提升企业的效率,(具体什么是消费型互联网,产业型互联网可以去看《风口》一书,里面讲得很详细。)而这个商业模式当中,销售平台,客户管理,口碑及其推广依然是线上效率更高。书中讲的是20年的时间维度,缩短到5-10年就更加准确了。
回到主题上来,上面的案例已经说明了擅长做产品的企业兼顾做营销几乎(这里用几乎而不是绝对,但是这已经说明绝大部分公司自己兼顾做广告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已经足够让这个行业生存了)是不可能做成功的。那么就可以得出网络营销外包公司(这里是俗称,也可以用4A公司,公关公司等等,只要你愿意都行)至少在未来的5-10年内会一直有存在的价值。
当下的市场现状
第一:近几年正处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阶段(或者换种说法:消费性互联网向产业型互联网的转型阶段),而这当中大部分传统行业公司里面是没几个人懂网络营销的,自己建团队成本又太高——因此这个行业其实是人才紧缺;
第二:从行业周期(一个行业大致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来看,网络营销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05年左右才陆陆续续有人做SEO外包,那时候的网络营销主要有SEO和论坛营销、博客营销(虽然2000就进入了中国,但是2005年才开始逐步发展)。2009年底上线,通过一段时间积累用户,在13年左右微博营销火了一段时间。在2010年左右,大部分人理解的网络营销就是发帖。2011年微信出来,经过几年时间发展在13年左右开始逐步火热起来,发展至今还处于上升阶段。当然期间还有很多其他的网络平台崛起,还有很多其他营销类型,这里就不依依阐述了,仅仅只是举几个代表类的例子而已。另外,截止2016年6月底,Facebook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16.5亿——这几乎是全球人口总数的1/5以上;微信,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8.03亿,这接近是全中国人口总数的3/5。这意味着,全球所有有消费能力的人,基本上都在网上了。进一步思考,只有当所有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在网上了,网络营销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三:网络营销这个行业门槛较低,因为大部分人以为只要会发帖,会发朋友圈,会加QQ群发广告就算是网络营销了。实际上在这个行业待的比较久的人就知道,网络营销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就拿发帖来说,要想把帖子发好,也需要你对用户,对人性需求,对渠道规则有足够的了解。不然你发出去的东西,就跟大街上发传单,发小广告的没什么两样。而如果想做网络营销主管,网络营销总监等更高的职位,那么需要掌握的市场方面的知识就更多了,最基础的你要掌握些设计方面、程序方面的知识,另外各推广渠道需要有所了解,更深一步你要掌握比如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等等。这需要的知识没有上限,懂得越多,做出来的营销效果越佳。因此,这个行业看似容易,实际上是需要一些年头积累才能入门,进而发展的。
总体来看,企业和市场对网络营销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又特别稀缺,那么网络营销外包就是更多企业的不二选择了。
人才成长环境
网络营销从业人士大体上分为两类:
第一类:网络营销外包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这类第三方公司,这里可以称为“乙方”。
第二类:投身于具体企业,专注为某企业做网络营销工作,这里可以称为“甲方”。
有意思的是,我在这两类公司都待过,大致情况还比较了解。在甲方工作可以培养自己的深度(特别是对某一行业的深度),在乙方工作的人可以培养自己的广度。接下来我详细谈谈这两方面:
甲方:实际上一个企业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不会在营销这个环节无休止的投入,而投入产出比应该是所有老板都要关心的问题。那么这种环境下就决定了,你只能在最适合企业的那几个渠道上去深耕。那么结果就是,你对某一些网络营销渠道有很深很细致的了解。
乙方:网络营销公司的环境中有机会接触大量的网络营销渠道、网络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技巧等,而且大部分网络营销公司不会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行业。这样无论是对网络营销的相关领域还是行业的多样性,在乙方工作的人都能接触更多。因此这样的环境就可以让你的视野——在网络营销这个广度上有所提升。
个人观点(注意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是客观事实):网络营销外包公司对于整体的格局的提升比待在甲方不断深耕部分技能要更佳。
结论
那么综上可以看出:网络营销行业是有未来的,而且势头正旺,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间做朋友,不断更新我们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人口以及产品的饱和,人们会对网络的各方面要求更高,那么相应的营销必须更专业;移动端的便利性远大于PC端,移动端方面的营销会在未来的市场份额中占比逐步扩大;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属性是重度垂直化,那么不同行业的营销渠道差别会越来越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到来,会让营销更趋于精准化。关于未来的具体营销趋势,这里就暂不做探讨了,后面再陆陆续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