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31日上午离开了会展中心,我直奔下一个景点——港岛太平山。
之所以要去登太平山,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太平山上住着许多港澳的富豪和名流,如,李嘉诚、何鸿燊等,去那里看看他们的房子到底有多么豪华?二是太平山顶是香港的最高点,据说站在山顶上能鸟瞰香港的全景。
从港岛中环花园道岀发,有三种方法可以上山,乘坐小巴c18、徒步登山、搭乘山顶缆车。我选择了缆车登顶,可就是这个决定,把我给害惨了,光排队就用了足足一个半小时,长时间的站立,感觉腰酸背痛。
在登山的队伍里面,我看到最多的是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友人,另外夹杂着操日语、韩语的人。我想不通,香港哪来这么多外国人?难道他们所在的国家元旦也放大假?后来一想,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地人到此来观光旅游,人多实属正常。
我所坐的这趟缆车是 1888 年正式启用的老式车,一百多年来,它见证了香港的风云变幻。这种缆车很特别,一节车厢可以容纳数十人,且空间大、明亮、宽敞。缆车沿着轨道蜿蜒前行,我坐在缆车的窗边,尽情欣赏太平山的美景,清风拂面,空气宜人,似大自然给我的馈赠。
继续前行,缆车一阵剧烈抖动后就到了山顶站。从站台到凌霄阁沿途都是商店,游客纷至沓来、摩肩接踵,他们疯狂购物。这有点像国内的旅游景点,是我们跟香港人学的方法?还是香港人跟我们大陆学的办法?搞不清楚了。
至凌霄阁摩天台,我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港岛与九龙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站在摩天台,我举目四望,只见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如刀削斧劈般直插云霄,尽显香港都市的繁华。
那维多利亚港,宛如一条碧蓝的绸带,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港内船只穿梭往来,汽笛声声,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远处,山峦起伏,绿意盎然,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
忆往昔,此地曾为英军瞭望台,如今已成为游客们领略香港美景的绝佳去处。太平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香港的标志之一。它见证了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
今日登临此山,感自然的壮美,叹人文的厚重。唯有一丝的缺憾,没能见到名人们的豪宅。愿将此景此情,铭记于心,成为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2024年12月31日夜写于香港庙街。
本文作者 端木家达 供职于公安系统(现退休),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江苏经济报》《江南时报》《青春•秦淮源》《江苏散文》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