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和你一样,离成功很远,但是我愿意和你一起探讨成功的秘密。
这里的成功可能是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比如乞丐行乞行骗,当然算不得成功。
所以这里的成功,我想你可以理解成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师的目标肯定是教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科学家的目标肯定是通过科技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乞丐的目标就是骗取更多的钞票
.......
但是不论哪种目标的实现,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 换位思考。
Part 1
“晚上好,早上好,中午好”这是弗兰克老师在学习写作训练营的第一句话。
当时听完,心想老师这是要搞事情啊,明明是晚上了,怎么一下子说这么一堆,什么情况。
机智如老师,猜到了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
于是解释到,考虑到有很别人多同学可能晚上可能有事情没来得及听或者有的同学是在国外,会有一定的时差,我们这边是晚上,那边可能是早上
......
哇,还没听老师解释完,心里就默默的给老师点了32个赞,想的如此周到。
接着老师提到换位思考这个词。
什么是以身作则呢?
什么叫潜移默化呢?
像大人教育孩子一样,嘴上讲大道理讲一千遍,都不如家长在孩子面前做一遍的影响大。
弗兰克用自身的行动,很好的解释了“换位思考”的内涵。
Part 2
“成功”的人,一定是深刻懂得换位思考的人。
马云懂得换位思考,知道你喜欢逛街可是又懒。
于是建了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某宝网站,成就了阿里帝国。
罗胖懂得换位思考,知道活在当下信息大爆炸的你,快要被扑面而来的知识巨浪拍打的窒息。
知道渴望在这个社会获得更多安全感的你,想要快速的掌握更多知识,于是创办了“得到”。
甚至“乞丐”(这里指冒牌的)都知道换位思考,知道你如果他是你,肯定也是愿意给更加悲惨的人施舍。
所以假装瘸子,哑巴,家里贫穷没爸没妈。
于是网上经常报道,某某靠做“乞丐”年入多少多少万。
然而即便是连乞丐都知道换位思考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人不知道。
本来便于大家出行的共享单车,由于一些人从不知道什么叫“换位思考”而变成了人们出行的拦路虎。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即便做不到如此,也请我们大家从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哪怕是小到为老人让个座,对服务员说声谢谢。
学会换位思考吧,现实纵然残酷,这个社会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的啊。
Part 3
“坚持反思和复盘,它就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
不坚持,就什么都不是。
只有坚持,才能有惊人的威力。”
——成甲《好好学习》
离第一次上弗兰克老师的学习写作训练营差不多有一周了。
虽然才正式上了三节课,第一节课尽管是开营仪式,但要比别的课程一节课学的都多。
三节课下来,有两次作业。
第一次是让大家分析一篇优质文章,拆解文章脉络,提炼作者写作思路,分析写作技巧。
第二篇是让大家在简书三十日热门文章中挑出十篇自己觉得好的文章进行研究和学习。
尽管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第二篇作业做得脑袋大,而且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写。
也许有人觉得没必要如此较真,我是花钱来学写作的,那些热门文章我什么时候不能看,不能分析?
为什么非得在宝贵的学习时间里来做这些花费大量时间和注意力的东西来?
是,即便一个人不注册简书,他也能看那三十日热门文章,但如果不是老师的提醒,会想到要去分析,去研究么?
课堂上老师讲的属于少数人的3个写作秘诀第一条就是模仿,我猜有人大概是忘了。
想起平常导师经常讲起的一段话:
写论文做实验,要有创新的地方。
很多同学觉得想要做到创新,很难。
但你要明白的一点是,创新不是说让你去创造,像爱迪跟生那样去发明,不是。
是什么呢?是让你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知道别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做了那些对你有了怎样的启发,没做的地方,思考下自己可以怎么做来补充什么。
就像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才能看的更远。
我觉得我们来写作训练营,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授课的老师敢当巨人的同时,还提醒我们,你站那么高了,可记得向前看啊,不要依旧低着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以前听到干货满满这个词,老觉得是别人故意夸大的说辞,直到听完弗兰克的课程之后,这一想法才真正开始改变。
和学习群的小伙伴一样,对于这满满的干货有点消化不良。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和复盘一下,希望我们都能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今天是整理的弗兰克写作训练营精华的第一天。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