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8-05-13
文/夏日夕陽
五爷的幸福生活(中篇)
七二年的秋天,五爷成了我们家的常客。
一天中午,五爷端着一瓦盆面糊。两只粗糙的手上;稀疏的胡须上;园胖的脸颊上;敞着的肚皮上,都沾着面浆。站在俺家的门前喊着:“三嫂,三嫂子,在家吗?”已是中午时分,奶奶正在忙碌着做午饭,闻听五爷叫她,急忙应到:“五女呀,在家!来屋吧。”五爷迈步走进灶间。奶奶见状,笑到:“他五爷,您整一盆子面糊,准备发面过年哪!”
今年麦子收成好,生产队每人刚分了几十斤小麦和些杂粮。人们急急的已把它们磨成面存藏起来。大家难得遇见这样的好年成,家家户户都做了几顿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大户节俭的人家总是会用红薯面掺杂着一些少量的白面,擀几顿面条或包一、二顿饺子。
五爷见人家做着吃,眼馋嘴也馋,也想擀一顿面条,饱饱口福。他把屋中多年不用的瓦盆找出来洗了洗,用葫芦瓢挖了半瓢白面,又舀了半瓢水,倒入面中,动手和将起来。整了半天,面糊缠着双手,粘着盆子,咋整也团不到一块去。只好又挖了半瓢面,太干了,又加水,太稀了,又加面……一会儿功夫,面盆满了,还是一盆子糊浆。急的五爷又擦脸,又拽须;掖衣服,提腰带,弄的像唱戏的花旦。情急之下,求教奶奶。
奶奶放下手中的伙什对五爷说:“你这家伙!面都不会和,还想吃面条。……和面要看面加水,上来,先少兑点水,就象你给牛拌饲料,面拌匀实了,再把面用力搓揉,整成个面块子……面块越瓷实,擀出的面条越劲道,越好吃”。
奶奶说着从五爷的面盆取出一小团面糊来,又从俺家的面缸里捧出一些红薯面,掺和在一起,在面案上,不一会的功夫就把那一小团面糊搓揉成锃光发亮的“园球”。
五爷回家把那园球,用面杖擀开来,第一次吃上了自己做的面条。
随后,奶奶把五爷剩余的面糊,兑上酵母,蒸成馍,五爷吃了好几天。
五爷跟着老尚头给生产队喂牛已是第五个年头了。
老尚头喂牛那套路子,五爷做的得心应手。
喂牛的干草,需要切成一、二寸长,便于牛的咀嚼,消化。
每当农闲时节,生产隊便抽调几个精壮老力和有经验的老手干这件事。
一大早,便由李大爷准备切草的工具:铡和缛草用的挷腿。
那铡主要是由铡槽和铡刀组成:一块三尺来长,半尺来宽的方木,顺着把中间二尺长,三公分宽的部分去掉、挖空,用于铡刀上下活动、切草,铡孔的两侧镶着十几颗方形的小铁块,防止铡刀铡草时草来回滚动。那铡刀三尺来长,一头钳着木柄,一头和铡槽固定,连着。
包公行刑用的刑具,就是这种家伙。
挷腿,是用一片麻袋布或皮革做成的,用绳子系了,挷在向铡下缛草人的左腿,护着腿不致于磨损裤子和受伤。
李大爷学过铁匠,对修铡,磨铡内行。铡草前,李大爷将铡刀从铡槽上取下,在宽大的磨石上,嚯嚯嚯地打磨,直把铡刀磨的锋利无比。
用于喂牛的草,是生产队收获麦子后用石磙碾压后的麦秸,柔软、绵弹。每年麦收后,社员们就会把这些麦秸搭堆成垛,备储喂牛的干草。
生产队七头牛,其中几头母牛,这几年下了崽,己发展到十六、七头。去年生产队卖了三头,还剩下十四头。这些牛,很是能吃,一年几大垛麦秸能吃个净光,平时还需加些麦糠和青草。
五爷年轻体壮,操起大铡来,虎虎生风。向铡下缛草的黄二爷不住嘴地叫着他:“五女,慢慢的,别伤着腰!”其实,黄二爷怕他伤着自已。
“你这老家伙,跟不上趟了吧?是不是咋晚和二嫂办事把劲使完了?你咋不多吃几口奶壮壮身子?”
“说你大爷那个蛋!早就没水了。你鳖孙,这几天没找你七嫂?我听说,你七嫂昨晚喊你去吃奶,是真的吧!”黄二爷骂着说,又问老尚头:“你知道这事不?昨晚上好几个人都听见,他七嫂满村子里叫唤着:五女、五女,回家吃嚒(奶)哩"。
七嫂是五爷的家门自己。按血缘关系早已出了“五伏”(五代人),平日里各过各的日子,七嫂家有些剩饭的时候,便会喊他过去吃一碗。
老尚头笑笑,答道:“他七嫂昨晚上找不着他,来牛屋一趟,听说是叫他回去吃东西……” “听听,你兔崽子,老实说是不是吃你七嫂嚒(me)去了?你七嫂奶子大呀,跟个蒸馍似的,一家伙能让你鳖娃吃饱。”黄二爷伸手抽出插在腰间的烟袋在五爷的头上敲着,逼他说。
五爷急急地骂道:“放你大爷那球屁,七嫂喊我回去吃碗剩饭,老球吃……她……奶了!”五爷情急,涨红了脸,结巴起来。
几个人正说笑着,五爷的七嫂走了进来。
与你分享 敬请品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