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作风建设,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干部作风建设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行的关键力量,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与培养的重要主体,肩负着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重任。只有打出一套“组合拳”,从思想、用人、制度等多方面发力,才能提升干部作风,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以“铸魂补钙”筑牢思想根基,涵养“自省自律”的作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部门应将思想建设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深处筑牢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根基。要定期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先进典型事迹,以正反案例强化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干部撰写思想感悟和自我反思报告,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找作风“病灶”,对症下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推送作风建设相关的理论文章、政策解读,让干部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洗礼,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选贤任能”树立正确导向,催生“实干担当”的作风。用人导向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组织部门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选拔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在干部考察中,不仅要看工作业绩,更要考察其工作作风、群众口碑,深入了解干部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对在重点项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绩的干部,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培训深造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作风不实、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干部,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依规依纪处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以“刚性约束”完善制度体系,保障“清正廉洁”的作风。制度是作风建设的“硬保障”。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为干部作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通过群众评价、民主测评、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一时”表现、“一贯”作风。要加强对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规范干部的用权行为,防止权力滥用。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障干部清正廉洁的作风。